〈並非因為討厭,而是想變得快樂。〉

1_fDuXMy4rbD9cuynOC34zCA

在台北國際書展,張康明帶同其暢銷近著,在講台上細細道來創作成書過程和因由。才剛四十出頭的韓國作家,溫和且誠懇地告訴讀者,相比起現在的年輕人,自己運氣很好,曾經歷過「只要努力,便有成果」的踏實體驗;可是目前的韓國已非如此,面臨生活上種種挫折,硬要求他們積極向上,努力過日子,只換來更大的無力感。

張康明口中那種挫敗感,你我顯然不會陌生。只要生活在高度抑壓的城市,韓國如是,台灣如是,香港亦如是。作者出身自媒體,本對社會議題極其敏感,讀《因為討厭韓國》必容易產生共鳴。小說主角季娜,其性格、其遭遇,便是不折不扣的、存活在繁華都市的年輕人:念書成績不過不失,是家中老二,頭尾兩姐妹有一天沒一天的過日子,經濟重擔自然落在她身上;與自己個性大相逕庭的男生談戀愛,最後只有分手收場;每天辛苦出勤打工,為的是生活,遑論夢想。

後來季娜萌生了一個念頭:移民。選一個最容易取得居留權的地方 ── 澳洲 ── 作為目標。其母依依不捨,勸說 「我們的國家發展不是超快的嗎」,道破了不少國民的表面心態:比起二十年前,國家的生活質素明明改善不少,該更愛自己的土地。然而季娜最能代表另一階層的市民,他們很了解,貌似變好了的部分,卻遠遠無法抵償另一部分的墮落,每天營營役役,忍受著淺薄的價值判斷,例如是否出身名牌大學、畢業後在哪裡上班,職業薪水如何,設法在頂尖階層生活之類,為快速的城市發展付出極大代價。

季娜偶爾會像旁觀者一樣,觀察與她一起成長的同伴:嘀咕類似的家事,抱怨差不多的辦公室政治權鬥。季娜深知「相信再過幾年,她們依然會講出相同的故事」。而季娜心裡明白,堅決實踐,是需要多大的毅力。人在澳洲,也不是沒有困難,如窮光蛋的她只能住簡陋的分租房,打各式各樣薪水低微的工作維生,個別事件甚或比在韓國來得心驚膽跳。當然,亦有動搖的瞬間,但她仍然堅持留在彼邦,她甚至很清楚自己在澳洲,一輩子都是「外國人」。

就算在待在自己的國家,又何嘗不是。季娜如是想。這種 out of place 的強烈感覺,不正正就是張康明全書想要處理的最大命題,也是希望透過寫書,挽回年輕人的自尊。

「幸福」(행복)一詞常常出現在小說裡。小說起題直白,「因為討厭韓國」,作者本來就有被愛國人士攻擊的預備,而書本卻遠比想像中受歡迎。或許因為彼此明瞭,我們不是等待幸福,而是等待一份尋找幸福的勇氣。於季娜亦然。從「因為討厭韓國」開始,小說後段,她的心態亦大大轉變,之前給自己的那個理由,彷彿已不重要,此刻她只想快樂。因為想快樂,所以繼續前進。借季娜之口說的:「人即便一無所有,也能變得快樂;可是,一旦對未來產生恐懼,根本不可能快樂。」

(原刊《號外》)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另一個場景。.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