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24 M T W T F S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rchives
-
Recent Posts
My links
Message
Email。
myelilau@hotmail.comMeta
Category Archives: 只能給你寫寫信。
歲末。
2013.02.09。周六。冬。 L: 雙眼有點過敏,從台北回來後趕緊衝完雜務,一直通紅,我聽從上司的建議,長假前最後一天,乖乖地傍晚六點就離開,回家把即棄隱形眼鏡摘下來,扔掉,換上黑框。和身邊的人吃過一頓簡單的晚飯,一直睡,睡到第二個早上。 我其實也不是工作狂呢。我常開玩笑說,六合彩若我中了,才不打工。我來回店,和辦公室的日子。我其實,有點不安於,被人打造成工作狂的模樣,那必然是可怕且難以接近的動物。我才不願。但我投入於自己喜歡及願意作的事,其餘的,就免了,譬如那些無止境的吹噓聚會,我老是沉默抽離,並觀察眾人投入於某些角色、打開嗓門談話、把自己想像成最長袖善舞的打交道高手、不知是真是假的亢奮狀態;我或認真檢索,哪幾位,我們彼此可真正成朋友。總會有的。我常相信,若世界沒有這些東西,事情都會如常運行,沒有人會損失什麼。我總暗自計算,如果此刻我手邊有一本書,我大概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讀多少頁。 這樣理解,會比較簡單。我想確認自己,其實沒有損失什麼。我想老老實實,做回我自己。我們的人生,時間遠比設想的短。 他告訴我,就在我睡去期間,Whatsapp 響個不停而我都沒聽見,顯然我是累透了。我拿起手機,喝咖啡,讀朋友們的訊息。有些是群組閒談,有些單獨問事情,都一一回覆了。 休假前的那一周,還有一個簡單的口試。中飯時我在辦公室,邊啃漢堡邊念著那些中世紀或之前流通的語言。盡量壓低聲音免得周邊的人提問。我常避免並懶於解釋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果一下子被問到,為何不學其他語言之類,就是世上幾大流行語言,我大抵會胡扯:也許我的最大志願是想當個巫師,或去盗墓吧。提醒自己勿把英語和模糊印象的德語發音混進去。提醒自己,一個特定字母碰上另一個特定字母,發音會產生變化,就並非原來的樣子。晚上,好不容易念了,老師挑了幾個單詞讓我再念,想必是剛才念錯了,我對著那些字,彷彿對著一個鋼琴的黑鍵和白鍵那樣搖擺不定。要對它有信心。停了幾秒。再念。 老師說,喔,妳再念,又念對了。 字和琴鍵一樣,你要跟它們和睦。 M.Y. 2013.02.09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空白。
2013.01.22。周二。冬天。暖。 我也懷疑,其實不需要什麼。 不太熟落的人跑來問,妳展示妳的不快樂,有沒有問題。我說,無論我展示什麼,那都是我自己的事。如果我在一個空間,只能展示我的快樂,而不許展示我的不快樂。 那是個問題。 ****** 我不喜歡對著一股空氣說話。我不喜歡投下一塊石頭,只聽到迴聲。漸漸知道,因為我講的都是對對方毫無用處的閒話家常。 我沒信心反覆試驗。我前所未有地想把自己隱藏起來。 ****** 不知道四點還是五點醒來。睡不回去,也只能閉上眼,感覺到一種奇怪的黑暗。那是我不需要的。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摒除。
2013.01.04。周五。冬。放晴。 L: 我幾乎是那種,你只要遺忘過我一次,我就要把你摒除於我的世界內的人。 因為我不確定下一次我再敲門,你會不會開,我沒信心反覆試驗。我沒信心於你。 漸漸我的世界人也愈來愈少。少得可憐。偶爾少到,我聽得到自己腳步的迴聲。那是很合理的結果,我明白。 ****** 他最常發的訊息是:You had a tough day. 我可能比其他人好,比其他人壞。我也不知道。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狀態。
2013.01.03。周四。冬。放晴。 L: 很早醒來,等候人。陽光那麼好。 我努力適應那個,彷彿太遲到來的新年。我連一呼一吸都那麼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陽光在,當下一刻我覺得自己多麼貼近世界。那就稍稍順應世界, 順應生活。煩心的可以先打發掉,這麼一來你白天還有些時間好過。之於那些事我其實向來笨拙 ﹣ 我意思不是完成事務的技巧上,而是待人接物。心總敲著一把聲音:喔記著結尾說聲謝。記著語氣用詞別過重。 想要的不是浮誇的親切。而是見外生疏的距離。喜怒哀樂都不要。之於那些,我什麼都不需要。 歡喜的倒是另一回事。我歡喜的人。我歡喜的態度。稍為談得來的人笑說,啊妳歡喜什麼人不歡喜什麼人也顯然可知。我說這豈不更好。不用費神解釋。 L,世界就是世界。白天的時候,也不敢奢望可找到快樂之處,只想有一個,比較不會有太多不快樂的地方。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惦記。
2013.01.02。周三。冬。放晴。 L: 貓咪有一只玩具。很愛。 其實都不算什麼。只是便利店集點換回來的毛公仔,小小的,給女生們扣在包包上的那種。我是個典型便利店顧客,只要那裡有的我想要的,就懶聯想到與超市格價之類的。方便啊。後來幾乎不到四五次就集點完畢,百無聊賴換了猴子毛公仔。 貓咪開始把它踢到地板,踢呀踢,然後咬著跳到床上。我嫌髒,往外拋,牠飛快地跑過去,踢呀踢,又咬著丟到我面前。原來我們開始玩著這樣的遊戲。偶爾牠不曉得我睡著了,照樣作,翌日起來,我看到那只毛公仔在床邊,心想,啊,牠昨晚必然等我好久好久。牠可能有點抱怨。我反倒最怕牠是失望。 貓咪喜歡它,勝過任何東西。它屬於牠。牠深知的。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起初。
2013.01.01。周二。冬。放晴。 L: 怎麼轉眼我就忘記去年。也許太密太雜。忘了也未嘗不好不妥當。 打工一整年幸好尚有年假,全積到年終跨月,放也放不完。亦沒什麼,就在家裡寫好稿子。L,你可能不相信,每回編輯邀稿我總是說樂意,說樂意之後便頭疼,要寫什麼。我不知道。我就是一個麻煩如此的人。但他們仍然對我信任讓我無比感恩。 於是,這幾天,我就把自己的事寫下來了。 新年列了一堆事情,譬如劃個時間表。新年計劃不是必然,只是想到,還有三百多天要走。三百多天該作什麼,心有個底。更何況我病態地喜歡日程這回事。記下一切。近日天冷,貓總是捲縮在我旁邊。如果沒有靜下來,大概我不會看仔細。也不會泡一杯茶看著窗外。也不會把頭髮完全吹乾才去睡,也不會左翻右翻,平日沒有注意的書,沒有察覺的電影,或,總有一個琴音我是彈錯的。 「悠閒生活」四個字老是讓我不知所措。我的字典裡其實可以不要。但我們都需要時間。我意思是,與其他人無關的時間。 漸漸明白,日常的事可以很笨很荒謬。它們不會改變,它們一定存在,也不必去遷就它們,我甚至看不起那些遷就它們的人。L,我不屬於任何一方,我只有我自己。 新年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家裡的白光,全換成暖黄。舊燈泡拆下來,扭上新的。我曾經討厭那種色調,覺得什麼都看不清。最近我開始歡喜它,覺得那裡藏著一個,比較不荒涼的世界。 L,新年快樂。我知道你一定會。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依靠。
2012.12.29。周六。雨。濕冷。 L: 當所有人都傾倒在某一方,我會覺得自己被遺棄。我,相當明白那不過是某段時代的某個圈子的某種遊戲,而那些都與我無關,不該有關。L,也許我心痛的,只是參與者是我信任的人。他說,也不一定是骯髒的呢。世界而已。 從信任過渡到不信任,我解不通的課題。我需要的東西很簡單,我需要感受到愛,和關懷,和看見真誠的事物。後來發現,這都是最難的。偶爾我握著他的手,也說不出話來。我遇到不解的課題總說不出話。 他笑說,我就沒有吵架的本領。我只用沉默來表示所有不對勁的情感思緒。身邊更有耐性的人見到我如此,竟先道歉,說,必然是作了讓我不高興的事。我忙回道,不,不是那樣。 就連我也解釋不了,到底是怎樣。我喜歡分明的東西,黑與白,是,與不是。我希望遇見的每一個朋友,都是到最後最終的。 然而,都一一遠離。L,你知道的。我不屬於任何一方。永不。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外頭。
2012.12.26。周三。冬。陰。 光復車站。我愛台灣的火車站。 花蓮糖廠舊址。日式平房。部分已改建成旅館。有些空置的,我們溜進去了,木造的推拉門,被櫥,玄關,破舊但還在。 醒來看到一隻貓,我們對望。 花蓮舊酒廠。現在是文創區。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路過。
2012.12.12。周二。初冬。陰。 L: 我們都會從愛過渡到不愛。畢竟也是普通的人。我曾經以為自己不,但還是如此。 一切忽爾靜下來。友勸我別想太多。其實我什麼都沒有想。連哭的衝動都毫無。拿起皮夾往一家店兩家店走,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我對身外物沒有慾望。有了,也不致歡喜。坐下來,打開日程,想著如何。要如何。 今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天未亮。離開家門,依然暗暗的。晚上回去,燈也沒開,隨即淋了一個熱水澡。貓兒鮮有地吵叫。牠是懂事的。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某處。
2012.12.09。周日。初冬。晴。 A 攝。就在劇場碰到友。 L: 我知道那是假的。有時情願把它當成真。譬如冬天的早晨猶如黑夜一般暗,我情願它是夜的灰。事情不曉得如何。被放在某處。但你終有一天還是需要翻開。 琴課完結,從斜坡走下來,太陽在中午。後來走到熱鬧的中心就覺得這城市與我毫無關連。買杯咖啡,被手挽大包小包名牌袋的旅客插隊,他們問有沒有可樂,職員說,沒有,只有咖啡。外面本來寬敝的露天空間給封了做什麼匯演。不知道,繞了好久的路,才到看戲劇的地方。盡量不去想剛才的嘈音和擁擠。盡量忘記頭正在一敲一敲的痛著。 我一直想著,我該如何面對一些理應很普通的東西。城市中最尋常不過的一切。減低身體的不適。他說,沒事,就留在房間裡,如果我喜歡。我漸漸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可能是靜,可能是沉默。這或許是,我抵抗失望的一種最好方式。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街道。
2012.12.03。周一。初冬。濕冷。 L: 走了大埔一趟。每天早上,或前一晚入睡前,由行事曆決定我去哪裡的。翻開它,就知這天的事。下車後見尚有點時間,故意拐一條遠路,大埔的早上格外好。我在那裡長大,幾乎熟悉她每一處地方。中飯跟工作伙伴一起,可惜商場都變了。全是中高檔次名牌,買衣服的,買金飾的。吃過了,就離開了。 在工作中匆匆過。有些事情我是很理解的,有些不。如果想太多,我知道我將陷入一種不可解決的痛苦中。某回前輩要與我細談,他看著我,等待剛剛提出來的問題、我的答案。我竟一下子失語,尷尬地搖搖頭。我沒有答案。關於人生,我沒有答案。前輩微笑,嘗試以理解,以包容的心:但妳是一個極敏感又有原則的女生。 若然極敏感和有原則是關於我的定調,那我的路必定如此。L,如果我告訴你,我並不肯定。你一定驚訝。我墮進一種迷糊的景像。我可能歡喜,可能不。L,我時刻希望你在我身邊,你總是跟我說:不要緊的。 這樣,我才確定自己能好好的、緩緩的、活下來。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時日。
照片, C 攝。台北古亭的家。 2012.12.02。周日。初冬。濕冷。 L: 我清晨還沒醒來的時候夢見你。我在兩層的書店裡,你抬頭看到我停留樓上,就微笑。後來他問我那是一個怎樣的微笑。我想了好久好久,忽然覺得什麼都沒有變過。 漸漸就學會了,不再祈求不改變;往往改變最快的,就只有自己。 早上忘記打傘,回到教堂,外衣是濕濕的。天主教會派發的記事手帳,我每年都拿一本。教會有它的時日。就是十二月份第一個周日算起,經文的新的循環。我喜歡它,老是覺得自己的年份,比其他人提早一個月開始。 L,這些日子過得特別快。尤其前陣子在台北的那個星期。他比我早一天上飛機,到老遠的地方去。再見就是明年初。我在台北朋友家,嗑了感冒藥,迷迷糊糊地睡了一個晚上。房間啥都沒有,一張床,一張書桌,一個衣櫃。而我覺得,好極了。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留在那裡不用離開。頭一天,在機場入境的時候,年輕的女海關職員祝我生日快樂。本來我想問她何以注意這種細微的東西,就是,檢查旅客護照時,會讀出生日期。後來就沒有問,我不習慣跟陌生人討論有關自己的事。但我覺得她是個好女生。大概就樣。 那幾天我看了許多電影。也到過風勁的海。走了路。我和朋友匆匆揮別,那天雨很大很密。我從巴士上看出去,見朋友揚一揚手,我竟一下子流下淚來,心裡愛她,有點捨不得。回來就想,喔,未來真是漫長。也許是打工,也許寫點東西,讀點書。 也許, 回來還是一樣的。我被世界丟棄在一旁。但我有自己的生活。L,必然是這樣的。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山頂。
2012.11.11 周日。秋。微涼。 L: 朋友來的時候總是熱鬧一場。 後來當中有人提議去山頂,起程時差不多挨近晚上十一點,那裡遊客只剩三數群,景色是匆匆看過。從高處觀望下去,高樓。明暗的燈。你知道「璀璨」二字是怎樣解的。我總是在陪伴朋友時,才有耐性和時間細察一切。也只能以遙遠和疏遠的第三者身分。你身處其中,同時你清楚白天與黑夜,風與光,都不屬於你的。但你身處其中。 如果我不在呢。L,我老是無止境的設想這些 。 纜車和梅道也許只是《再生號》畫面的記認:孟婆翻查生死書,堅決地說:死的人不是妳,回去好好做人吧。 回家時接近二時,巴士上寥寥數人。我還以為一定會累其實也未必。書包裡有一本新買的書,名字充滿哀傷:《如果那天我沒死》。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2012年10月17日。星期三。晴。
風很大了很秋天,然後一年又過去。這幾個月格外難捱,天天想著:事情順利一點就好啊,別有讓人煩心的衝突就好啊,之類。很多時回到家什麼都不想做了,就重讀舊書,這真是我感到最窩心的事,足以減少我白天所遇到的種種不安和擔憂。那些書是什麼呢,譬如Roland Barthes,譬如黄碧雲,譬如村上春樹,譬如 Kafka,譬如Milan Kundera,譬如Eco。至於張愛玲呢,更好。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幽幽。
2012年10月15日。星期一。晴。 L: 要冷靜對待每一件事,於我而言並不容易。從前較糟,後來又好一點。 譬如,久不久有知名的人的助手們聯繫,代言說,如何如何,需要怎樣怎樣。譬如今天。語氣重,也有點無理,傷及我的自尊。 較糟的從前,我會還以更鋒利的言辭。對我來說,不難。就是因為不難,言辭總是帶刺的。十分十分。 後來,覺得沒有必要。我知道我和那些人,不會有任何瓜葛。有的只是冷冰冰的行政操作。冷冰冰的行政操作,本來就不該有喜怒哀樂。 我在電話裡幽幽地講,他一直笑著說,對呢,總是如此,但不要緊,別上心。彷彿他比我更明白,生活之中必需與某些事情保持一道明確的距離,尤其像我,這種,被碰一碰神經都會很痛的人。 今天累了。但我睡不好。此刻凌晨三點半。起來給你寫好一封信。晚安。 M.Y.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字。
2012年10月14日。星期天。晴。 L: 漢語跟英語,本來是我成長所需的語言。不計算它們在內,我就只正式學過德語。總覺得它親切甜美。 學也學得不好。但我還是想,以某一種清通的語言,進入他的世界。任何一個字,彼此都不缺,即使是每個音節,每道語法。漸漸不知怎的又念起拉丁語,或許充滿宗教的意味,遠去的古老,我總想到《懺悔錄》用這種語言寫成的。我感到,我在念一種迷人的咒語。 他偶而翻我的語文筆記,笑說,妳就是那麼喜歡字這種東西。就是字。我說我不知道。有時覺得寫字很困難。太難了。我甚至一度懷疑這根本是我不擅長的事。可它是我每天都會作的。我把一張張小咭紙放進書包內,每天寫一張。至少我必需跟自己好好對話。至少,L,我也想給你寫信。 小咭紙上充滿肢離破碎。我覺得我失了記憶。我常思疑寫的那個不是自己。我思疑是另一人。我完全辨認不出。 我剛寫完一篇稿子。發給編輯前,再讀幾遍,改改沙石,還是覺得不怎麼樣。嗯,明明,明明可以更好。這一句,那個字,明明可以更好。 但,想自己學會接受一個,久不久會「不怎麼樣」的人。就是,別著急。你知道如果還有一顆認真的心,早晚也會再好起來的。 M.Y.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凡此種種。
2012年10月2日。星期二。晴。 L: 四天假期我工作了兩天,其後哪裡都不想去。買了足夠兩天用的食物。讀到累了便睡,睡醒再讀,看了電影,之類。 預備好的幾本書反倒沒有碰,家裡有本《茶花女》,擱在床邊地下的書堆上,又不知怎的拿來讀,L,我不曉得你會不會笑我,我還真的一頁一頁讀下去。可能突然想起童老師說過,這個故事讓她明白「悲劇的洗滌」。我不知道,我老是閱讀黑暗,盪氣迴腸離我遠。我不知道,我覺得故事裡頭的 Armand 哭很多。我不知道,L,我想我讀到最後一頁便會明白,也說不定。 童老師的伴,陳老師走了。前陣子見了她,不確定是否能講能談,怕人會傷心,倒是她自己提起了,說懷念的文章寫完,人幾近崩潰了大半。我搞不懂憑什麼理由,跟她講:寫過就會好。童看著我,握住我的手,說:啊,真的,謝謝妳,謝謝妳。 我搞不懂,L,大概我希望是這樣。 音樂老師叫我彈一下那個部分。我按了兩三個鍵,說不行,耳朵彷彿隔了一重,聽不見自己按下去的音符。我知道我體內其他聲音正打擾著我。頭痛。不要急,我不斷跟自己說,不要急。靜一下便行。靜一下。回家開了音樂,修士詠唱,我閉上眼,辨認那些拉丁文單字。最近開始,就像個小孩一樣,在白紙上練習單字句式。 說是,已死的文字。 M.Y.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雜碎。
2012年9月27日。星期四。晴。 「空空兩手來 揮手歸去 閱過山與水 水裡有誰 未必需要一起進退 刻骨銘心來 放心歸去 未算無一物 深愛過誰 一天可抵上一歲」 ﹣ 林夕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雜碎。
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驟雨。 L: 醒來,打開文件,計算著報表。這個月哪一塊作的不好,哪一塊做得滿意,心裡有個譜。 我的工作。我一直思考著,待會開會要說什麼。說不好的,還是滿意的。 都有聽過奇斯洛夫斯基的《藍》的 soundtrack、裡頭那首 Song For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 女高音版吧。返書店開會,期間,身體往後挨,書包在椅背,就不小心壓到裡面的 iPod,按著了,就公開播了這首澎拜無比的歌,身旁同事顯出一副被嚇倒的表情。當時,我正在詳述,一塊做得滿意的。 L,我知道那實在變得很戲劇性。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只有光。
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晴。驟雨。 L: 我曾以為深夜清醒。後來知道日光。 我盡量讓心中明白,生活是屬於自己的。我沒有培養小清新的天份,煮菜,享受大自然,之類。 我不。但即使躲在黑暗裡,也應該有個步伐。 前陣子大早醒來,看到一道光,照到我的工作桌。電視上的天文台主任說:「今天天氣不錯,你看出窗外,應該可以見到曙光初露。」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我記得前一個晚上沒法睡。清晨四、五點這種怪時間還跟我聊到天的朋友,譬如鄧。相信應該睡覺了,我也該上班了。後來覺得鄧說得對:我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會把親密關係看得很重,關乎自己存在價值,所以容易受傷。 L,像我此等天生充滿稜角的小魔怪,似乎是會花半生時間與身邊不同的人心痛地鬧翻。仍能維持好朋友關係的,大抵是相當包容及愛我的善人們。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上山。山上見。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晴。驟雨。 L: 終於到周末了。 這陣子,下班後回家,一直無言。電視播放爛到不行的連續劇。全城那麼多人口,就看著這種低水平東西。可能太累,又記掛白天未完成的事,我便很容易墮入「生活的意義到底為了什麼」那種巨大、又難解的叩問。 他總是輕輕地說,我生活太緊張了。給自己時間空間偷偷懶。 而我相信什麼呢,L。我相信寫作和閱讀可以尋找到我想要的答案,而那個答案,不可能別的地方獲得。於是我老在最疲倦的時候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偏離屬於自己的軌道 — 就是只關乎自己的那條軌道,心裡就較踏實了。 最近是到山上的大學。我曾在那裡待過,完成一個學位。念書時,常常病,相當痛苦。後來印象中就剩下「嘔吐」、「生病」、「冷」幾個關鍵詞,如永遠失去了夏天和陽光那樣。最近入秋了,倒覺得那微涼的風很好,暗暗的路很好,讀書很好。我想回去讀書。那裡的前輩提起落葉松。叫我,覺得累了,就回來走走。 有一個晚上關門了我還在,女孩在外面敲敲玻璃,微笑著。我讓她進來,各忙各的。我忽然記起第一回見她在書展,還害羞得躲在大人們身後。現在呢她已進大學。她游來游去,翻動未完全上好架的書,而我自己坐在收銀台想著想著。 關門後的書店,是叫我安心的地方。 後來女孩走過來問我:念 communication 好玩嗎。我說好。我笑說,但看來妳不喜歡 linguistics。她猛搖頭,說寧選文學。 文學是好事。 我口講老生常談,鼓勵眼前的年輕女孩多跟新同學玩玩,走走。嘿,L,我當然也沒有告訴她,我恰恰是那種,連迎新營和各項活動都不會參加的孤僻學生。我只不過是個,總跑到圖書館、抽看這本或那本書的最後一頁、數算一行行歸還日期、看有多少人借過它的無聊女生。我就是愛玩無聊的遊戲。L,但我喜歡那樣的自己。如果時間重來,我還是會做那樣的自己。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七。一。
為什麼要上街。因為實在不知將來還有無機會。面對一群說謊者,你永遠沒法從無恥的人身上得到任何承諾。我是在殖民地長大的孩子,十五年後發現,「回歸」一詞,於我而言,原來過於親切 ﹣﹣ 不知將來還有無機會,倒是真確的。 ****** 沒有忘記《玫瑰念珠》上的:「我能夠感到後悔嗎,多年以前,我仍是這麼想,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遍,但願能夠再來一遍。我年輕時相信,人生下來便得受苦,那是因為,受苦是人類的普遍命運,倘若拒絕受苦,就是拒絕承擔共同的命運。我一直相信,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如何活,因此,無論如何,是值得的。但這些年,總有那麼一些日子,我好像並不怎樣,願意活下去了,但卻仍然活著,那是因為,我不願意,感到後悔,即便感到後悔,基於人的尊嚴,希望能夠,走畢生命的全程。」早上醒來,重讀鍾玲玲的《愛蓮說》。能寫這樣的字,真是好。 ******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當我坐在鋼琴前,我 ……。
後來就沒有再去琴行。因為白天都事忙,多半晚走。停了學習半年,今天才剛復課。只好真的買一座琴,在家裡。 我喜歡專注學習的那種狀態,就是自己一個人,必須要自己一個人,專注用你的耳朵,眼睛,手指。就好像有一股微涼的空氣包圍著自己那樣。 ****** L: 有人敲門,長指甲碰撞木板,聲音乾脆而冷漠。抬頭看,從玻璃小窗看到阿姨的臉,她舉起手,揚揚腕上的表,示意晚了,要關門了。 我趕快把東西收一收,室內的燈關掉。外面,女人正坐在寫字桌前結數,邊按計算機,的的達達,邊在硬皮簿上記賬。阿姨再見,我道別。她嗯一聲,說好。 香港有種叫琴行的店。賣樂器,開音樂班,售樂譜,另把地方分成一個一個小房間,不闊,置到一台鋼琴,兩張椅子,一個拍子機,時租出去讓人練習。據說有隔音設備,不過你多半還能聽到,鄰室正在苦練哪一首曲,或從中推測,他或她,正在報考哪一級別的試。 我是缺琴的學習者,家裡沒有,房子是我每月用上半份薪水租的,隨身家當幾乎全是書,已夠沉重。隨時被趕走、要搬家的不確定性,讓我無法安心再購買一座昂貴的鋼琴回去。結果我像個中學生一樣,練琴往外跑,為了遷就打工時間及地點,書包裡總帶著琴書,還有幾張在不同地區、由不同琴行發出的所謂「租琴證」。譬如,在舊式公共屋村裡的琴行,鋼琴都是走音的,常彈的數個白鍵差點要脫出來了,再好的調音師也沒法子,但勝在自由,不拘謹。又譬如,現在盛行的、讓孩子們課餘學習的藝術教室,光亮又充滿色彩的空間,我彈琴時就給一群來學畫畫、活潑的小鬼圍著,聽我彈初階兒歌,也真像活在天堂裡,我心情格外無憂。 L,那些地方都好。但我還是最記掛阿姨的琴行。在港島舊區。店舖已有些時日,是自己的物業也說不定。架上的琴書欠整理,有些舊版(我賣書的職業病又來了),書脊給不知是陽光還是燈光曬至褪色。吉他撥片放在一個發黄的透明膠箱裡。待售的樂器仍給綑著發泡膠包裝。一進去,就是老香港的懷舊味道與氣氛。那讓我感到歡喜。 有些女人會自稱「老娘」的,阿姨就屬這種。頭一回見她就知眼前的人不好惹,大概吵架期間會拍拍胸口講明「老娘說話算話,你少來!」,一副豪邁與骨氣,與人交談時嘁嘁喳喳,但摻揉其中的嫵媚,即便連丫頭如我都能感受到。阿姨高頭大馬顯然不是南方人,常穿七分褲子和碎花上衣,髮是燙過的卷曲,隨意盤起用大髮夾穩住,輪廓不算標致但清爽的眉目,必是順眼耐看。最初跟阿姨打交道,還得照顧她心情,否則會遭冷言對待。有幾次去,挨近入夜七點,阿姨厲我一眼道:「噯,妳非要在人家出去吃飯的時段來嗎?」後來見慣,隨和多了。某回在路上低頭碎步前往琴行,忽爾背後有人拉住我,是阿姨:「妳彈琴嗎?我正要去辦點事,妳自己先進去。」彷彿不假思索的,就把鑰匙塞給我,在空氣中稍稍比劃開門的方法,便轉身離開。在琴行裡,只有我和一條白毛老狗,老闆娘顧慮毫無,我反倒擔心。約莫半小時阿姨返來,取回我擱在鋼琴頂上的鑰匙,一臉若無其事,我卻呆呆地被她罵:「還不繼續練啦妳?拍子全錯簡直是個橫衝直撞亂開車的。」我訕訕的坐個端正,再彈過。 重新再來。我幾近忘了兒時接觸鋼琴的經驗。家裡姐姐比較有能耐,她彈得好,不像我。我媽又不是虎,從不強迫。再學琴,轉眼就是去年,當時有一段較輕鬆的日子,可為自己設想設想,不知怎的卻想到鋼琴。剛巧遇到一位老師,是家教的,纖細溫婉,比我年輕,沒脾氣。每周我去她家一趟,除了出國,否則風雨不改,每周每月悠然順心地渡過。L,我不介意重新再來,永遠不會太遲。我感到愜意和專注,相當美好和愉快的過程。雖然,單單指法的晦澀定律實非樂事一樁,一小時兩小時,重覆練習,孤單地。但欣喜之巨大,以樂章,以琴音流淌,是鍛練過後始可獲取。個人的、獨有的。 我常告訴你,彈鋼琴很快樂。你說快樂就好。個人的、獨有的、奇妙的陶醉。老友小傅很久以前送我一片鋼琴 CD,是 Glenn Gould 彈奏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BWV 988,1981 版。那晚我累透了,坐在公車上,從港島回新界,一口氣聽完,琴聲如此澄澈明淨,每顆音符都清晰無比,我幾乎要流淚。要數古典音樂之美,之好,就在於它能毫無保留地穿透心的內在,那並非抽象造作的描述,而是實實在在的被打動,被安撫。後來,都以聽顧爾德為樂。當然, L,我也喜歡他彈奏十二平均率鋼琴曲時所表現的寬廣調性,也喜歡他演繹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李斯特鋼琴版那種跌宕起伏。人說顧爾德怪,駝著背彈琴,邊演奏邊哼唱,空出來的手作指揮,顛覆作為音樂家的傳統,慮病狂,離群索居。但同時,他又遊走於廣播、拍攝、寫作,投入各種媒介。讀薩依德,從《論晚期風格》到《音樂的極境》,處處是顧爾德的身影,學者努力提醒我們,他並不止於演奏上的炫耀自滿:「顧爾德的工作,其整體 ﹣﹣ 我們不宜忘記,他筆下多產,製作廣播紀錄片,而且督製他自己的錄影 ﹣﹣顯示這位炫技家刻意超越演奏的狹隘限制,而構成一種關於知性解放和知性批判的主張,這主張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根本大異於現代音樂會聽眾所理解和接受的演奏美學。」 顧爾德不是曾說過 “Isolation is the one sure way to human happiness” (The Life and Art of Glenn Gould)嗎?而那種孤寂,卻又如此悠然自得。至於所謂怪癖,他不以為然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
竟然就在這個日子,我和朋友們才可以好好地坐下來吃一頓晚飯,談談心事,聊聊江湖是非,不用 MSN 傾吐,不用 WhatsApp 傳送近照。破紀錄的參與人數被說成只有八萬多。我們習慣了這城市裡的數字遊戲,雖然聽起來還是覺得累,和無稽。畢竟每個澄明的人都可用肉眼看見 – 而總是有人把我們當成低智那樣看待。 有人跟我說:不去了,因為政治冷感。奇怪地我從不覺得這單純是「政治」 – 至少之於市民,並不。那關乎良知與真實。記憶與遺忘。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雜碎。
總是廝磨。事很忙很趕,工作上合作的人打電話來,詢問事情,空空洞洞,有些回音,有些不穩,教我無法心安。接著是你一言我一語,想必是對方整個團隊共處一室,其中一人撥電,用了免提,讓大家都聽到。聲音像是從遙遠的一方傳來似的,我用力聽, 話未完,背後另一把聲音又急著提新的問題,未聽清楚,未答完滿,就引來哄堂笑聲。然後,彷彿我每講一句,都是小丑的獨白;每回答一次,接著便是嘻嘻哈哈。 我心裡,有種強烈的、被侮辱的負面感覺。儘管那團隊我都很熟悉了,我卻擺脫不了這不必要的挫敗。店裡的辦公室剛好沒人,我獨自伏在桌上哭泣起來。並,決意築起一道厚厚的牆。 這數天,我無法停止哭泣。是誰說的:我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那麼,一定是我本人有問題。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雜碎。
就在臉書和微博誕生之前,只有博客網誌。臉書常看,因為朋友都在那裡;不曉得為什麼,微博對我而言很遙遠,多半用來收私信。也許是我不配擁有那些被系統統稱為「粉絲」的「關注」。我「關注」的人很少,且一路減少。都是本身認識的。或我真心喜歡的。每隔十天八天,也就只看他們的更新。 接近十年,我還是喜歡寫網誌。可能因為,我愛自說自話 ﹣ 尤其是那些被人嫌棄的語言。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濟慈的房子。
When I have fears that I may cease to be Before my pen has glean’d my teeming brain, Before high-piled books, in charact’ry, Hold like rich garners the full-ripened grain; When I behold, upon the night’s starr’d face, Huge cloudy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我回來了。
更多的甜美,通常只會在沒人知曉的、另一個時空下發生。發生一次。那跟現實生活無關。我很明白。千萬別在日常裡,試圖找回它。否則所有事情都會破碎。 暗暗記得那種甜美就好。它將成為你生命裡,秘密的一頁。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年邁之境。
(照片:明窗) L: 從電影院出來已是午夜。開畫第一天我們去,坐的是第一排,滿座了。 兩小時為了遷就銀幕,幾乎半躺半坐,仰著頭,看一個香港、橫跨三代人的住年妹的機靈與堅定,頑強與落寞。一家平庸的老人院展現的香港核心價值, 人文關懷。主僕情節,以長者為主的戲,在我們的城市,委實艱難,《桃姐》嘗試給每人賦予一段或大或小的故事,組合起來竟如此素淡柔軟。如果眼淚是量度煽情的標準,那麼《桃姐》並不在於挑戰觀眾哭點,她的情感低迴,節制並內斂,你因此明白何謂情誼,以及親近。 平實的電影,其熱情其精密,永遠都在細節裏。戲中總是有吃,也夠講究。桃姐如常侍候Roger 用餐,從到街市選新鮮食材,滾油下鍋,按序上桌,清潔執拾,一板一眼毫不馬虎。少爺飯來張口,抹過手的毛巾隨意擱在小盆碟上,蹺起腿,呷茶。與老僕閒聊,有一句沒一句,笑容欠缺,有點冷也有點疏離。對照及後一幕,老工人中風,徘徊在生命邊緣,Roger 獨自默坐於醫院一角,吃著熱燙的米粉外賣,心中似有個底,他即將迎接一場難以被徹底描述的生老病死。 葉德嫻演活桃姐,肢體語言是戲,掌握貼近老人的語調發音,配合她天生就低沉沙啞的聲線,撐起了電影的寫實與溫情,不誇張不炫耀。Roger 角色原型李恩霖寫了書《桃姐與我》,乃平易近人的、小小的個人及家族史。他說: 「演繹我是件很困難的事,因我並非很典型的人、沒有什麼小動作,同時情緒較複雜,比如在開心時,可能同時又夾雜一些擔憂、悲傷的情緒,總之要掌握演出分寸頗有難度。」劉德華演他,在戲裏先後被誤認冷氣維修員和的士司機,讀個老人院收費表和家電說明書,老花眼鏡架在鼻樑上,不知真實是否曾發生過,但畫面顯然要往平淡處走,不慍不火。要有說服力,先褪去明星的亮,似乎是必要的,李恩霖說的「層次」大概就是這樣。人人都講天王此番洗盡鉛華,假如我記憶沒錯,當年拍《五億探長雷洛》,把個性強悍的人物由年輕演到年邁,多年後的訪談中他坦言,這並不難以處理,但凡姿態突出的角色,舉手投足皆有路可依。手邊有其新書《我的30 個工作天》,穿插劇照和拍攝日常,輕巧文字,順著翻翻,有一段倒仔細讀了:「是的,我在無時無刻的發著導演夢,但我並不著急,因為要我當導演的三大條件缺一不可:時間、打動我的劇本、我有能力拍出打動你的電影 …… 三者並存的時機一定會有的,到時給你好看的。」劉德華演《雷洛》已在遙遠的昔日,再複雜的角色亦陸續跨越,而更多好作品必定在不遠的未來出現。 桃姐本該有愛情和家庭(據說戲中她「嫌腥」的賣魚佬真有其人,且還有條件更好的人候著),後來選擇以李家為依歸,忠誠地。記不記得在老人院一幕,有人問起坐在身邊的Roger: 「妳契仔(乾兒子)呀?」Roger 爽快點頭回應,這時桃姐展露甜美的笑容,她滿足,幸福和感恩。L,於此,她不再孤獨,因為她有了實在的愛。 M.Y. 2012.03.25 (2012.03.30 明報)
Posted in Unscared of the Dark, 前書口。,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醒來,誰在說謊。
“It is only my grief that is fresh, every day.” ~ Before I Go to Sleep L: 他們說好看。最近來書店的人都要找它。 女子在一場近乎致命的創傷中被救回,腦部受損,自此,每天的記憶會隨著晚上沉睡而流去。二十年,日復一日醒來的早上,尚以為自己仍是舊時的甜美與年華,眼前卻是空無一物的慘白,驚訝於,或身邊躺著的、自稱為丈夫的陌生男人,或浮現臉上的深淺皺紋。人生軌跡如永遠丟失的、遍尋不獲的拼圖塊,無可儲存,只能重覆收集,又翌日遺忘。我好奇,讀了。從深夜到清晨,一口氣。結果沉重遠超於恐怖。 我想,不難明白故事為何受歡迎。Before I Go to Sleep 是 S. J. Watson 第一部小說。中文版,叫《別相信任何人》,原名神秘又帶點微微溫婉,譯名傾向懸疑,兩者皆貼切。章節分隔,也就是女子的記憶之書。暗中幫助她的醫生,讓她錄下日記,每天提醒她翻開,吊詭地如讀昨日昔日。女子的視角,依靠自己的秘密書寫,揣摩周遭的人。共處一室的「丈夫」未有坦誠一切;好友或與自己的男人睡過;醫生根本前言不對後語。最終,每人都似乎以虛假面貌呈現。故事開始沒多久, 我們便輕易墮入「誰是說謊者」、引人入勝的推理迷宮, 我們苦苦追尋而又早早知道, 那將不會是簡單的直線描述。事實永在片面的記憶背後,若隱若現。 女子記事,運用大量短句穿插,似示記憶的破碎,又對目下一切顯得猶疑和不可置信。她為之恐懼,在於無法連貫累積二十年的個人歴史,脆弱的基礎,扭曲她對真偽的判斷。於女子而言,她的情感,已然變成霧幻的想像,如她一直想要記起的、「死去」(但其實仍活著)的兒子。最寶貴的部分記憶給搶奪,她崩潰,她跌坐於孤獨的荒野裡。戲演下去,高潮和吊詭處,是女子發現自己也不可信靠: 她曾經有過外遇,她曾經說謊。她沒法讓自己立足於真實和忠誠之上,與說謊者正視與對立。 德國的 Sebastian Fitzek,不是也寫過《記憶碎片》嗎:「因為我們的問題不在於我們學得太少。相反的是,我們的問題在於遺忘。」 男主角在車禍中倖存,懷有身孕的妻子卻死了。他的記憶肢離破碎,重組,抑或擺脫,悲傷也無異。 Before I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前書口。,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MY DAY IN PHOTOS。63/366。沉默。
貓的作品。 ****** L: 他說,我可以獨自一人。他一起去也行。任何地方。我常常期盼得到他如此的諒解。譬如,很多很多的愛。我的不安。偶而有那麼一刻,我無法知道自己是誰。譬如走在路上,譬如喝著咖啡。那種感覺強烈而詭異。彷彿自己是活在空氣裡的透明個體。 許多時候我怯於哭泣難過。我怕外人說「妳又來了」,這讓我退縮。犯了大罪那般。我要有一張樂觀自在的面孔。間或講白癡的笑話都可以。他們並不愛我,他們沒必要體會我的徬惶。我明白。 有時在昏暗的房間裡他會一直說話。講瑣碎的事。我聽。我的身體飄浮。那聲音釋放我的焦慮。我會覺得時間是不存在的。我希望這樣就一輩子。 我幾乎不看他的東西。他好像也有推特,也有臉書。我幾乎都不看。L,我想相信,我不需要知道他其他的、除我以外的事。其他與我無關。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滾動。
L: 車經過墳場。我們正在天橋上。 當感到情緒快要爆開之際,我時時刻刻,想像心目中美滿的生活:就是與他人無關的事。現實呢,我只能嘗試去享受現下一切,並視種種束縛及該死的人際關係為無物 ﹣﹣ 當然,這已足夠耗盡我每天的精力。夏宇寫:「我們不能用一首首寫得愉快而又極敏感、生動的詩去換取日日所需,這個傳統被清高驕傲的大力維繫著,在我看來,是低估了詩人對錢的想像力,又同時高估了錢對詩人的腐化力。聽說全世界皆如此,一時之間也未可如何。願望數則經過數年的激盪傾軋磨損,慢慢得到修正,於是關於資本主義,我找到一個比較緩衝的關係如下:『是這樣的,我期望一種令自己滿意的工作,那就是說擁有足夠的報酬又擁有同等的自由,最重要的是,隨時可以離開,又隨時可以回來。』聽起來像一個高級小酒館裡的爵士樂手。 」 發現,大部分精力都用來學習群體生活(就是一群又一群,與自己的生活語言完全不同的群體),這真是令人多麼沮喪。有時我覺得自己還不至於那麼槽,但更多時候,我對部分人類有極大的不安感,彷彿不論數到哪一個點,也是無法。不同的價值觀,善惡之概念,奉承攀附的嘔心。 但日常生活,確實存在。 人長大了,不安感可以透過種種世故一點的方式排解和減輕,盡量叫自己別感到難受,之類之類。但,感到自己,花許多力氣穩住一個滾來滾去的球體。L,「做人就是如此」是我聽得最多的結語。 風很涼,迎面撲來。我跟他說我想拍照。聲音被電單車頭盔擋隔著。他沒回應。都不要緊。大家終有一天會死的,到那時候,我們已不再爭拗什麼,不用再懷疑什麼。在世,我們只需願意堅信一件事便足夠:彼此是獨一無二,不必猜想有他人的存在。那樣,生活。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哭畫。
“The fact that people break down and cry when confronted with my pictures shows that I can communicate those basic human emotions… the people who weep before my pictures are having the same religious experience I had when painting them.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前書口。,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島嶼。光影。
L: 金屬鑄字粒的碰撞,火光燃燒咔擦之聲,序幕是一種謐靜的漸漸推進。 初知《他們在島嶼寫作》,就在年頭的台北國際書展,我出差,在人來人往的現場搜索忙得團團轉,拐個彎,眼前忽見一組攤位它簡約而別緻,毫無花巧或多餘的陳設,搶眼有一台電視選播文學人的身影片段,滲合文學與電影的錘煉。 月前適逢機會看完整個系列,更覺驚艷。六部片子獨立而行,訴說六位或已遠去、或隱身於城市一隅的寫作人,不分彼此不互相比較,以個體存在於光影之中卻又連串成讓人嚮往的山水景致,是雲的柔軟也是雨後的微涼。當我們說文學與電影作為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前者本身已然成為電影的元素,又或透過鏡頭的推移,拉近和牽動本以為遙不可及的鏗鏘之句。電影超越片面單一的唯美追求,也不甘於止步在純粹的紀事陳敍。電影不偏離寫實,你可以從片斷裡看到文學家的尋常生活,卻又以文學家及其作品本身的魅力,蘊釀出一種優雅深邃的文藝張力。與其說是紀綠片,我更願意認為那是文字的另一種呈現。 每位文學大家皆有不可逼視的才氣與風骨,每位導演運用各種鏡位特色及所建立的語境,來穿透,才親近。文學家可以獨白,對話,或旁觸親人,創作的同輩和後起之秀,懷緬和予以評價。他們曾跨過嚴峻詭譎的政治封鎖時期,也參與過重要的文學論戰。歷史軸上香港此城並不見得全然與之平衡,但在獨特地誌裏孕育發展的島嶼文字,肯定開啟過本城多輩書寫者的眼目,顯然是相承默契與親切。攝影機隨著林海音女兒的步伐,重踏其母心之故地、之憶記;余光中也走了幾趟行旅,逍遙之中自有一份堅定;鄭愁予靠近海港,若如徘徊於歸岸與航行之間;周夢蝶日復一日的行僧生活,其樸素,其心靜,印刻古雅詩句;王文興成了系列中最激盪之一段,鏡頭隱沒於暗處,寫者用筆敲打桌面,一種介乎自覺與不自覺之間,試圖尋覓最精準之字的本能反應;我猶愛楊牧在微亮環境中的寂靜書寫狀態,筆尖劃落在粗糙紙張的質感,書頁翻動的撥動聲。鏡頭無不着重作家親書筆迹,以手書寫以紙承載句子,是式微的古典之美,讓我們回到被遺忘被失落的文字世界;又或文學家原聲朗讀,沉厚發音隔著微微的換氣聲,隱隱對抗當下生活的淺薄。 L,如同島嶼上一塊千年海岩,以筆作器,勾勒出無可取代、永不磨滅的文學憶記。他們的身影,有背著行囊的,有雙手在背後交疊而行,有橘黃落葉隨飄,有拍岸浪花迭起,時間空間的觸感,日月聚合,拉出一道,無可估量並一直連綿延伸的創作描線。 M.Y. 2011.11.02 (明報。2011.11.05) 後話:不知怎的,項目的過程,我老是誤把它叫作「我在島嶼寫作」。我在黑暗中看完六部片子,竟有流淚的衝動。念念不忘那海浪聲。謝謝所有、我遇到的人。想來一切都應該是美好的。我說真的。
Posted in 前書口。,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深夜食堂,我們叫它作懷念。
L: 夜歸人總有故事。如白天的紛擾只為完成俗世的任務,晚上才是生命的真實面。你有漫長的時間沉澱自己需要、或不需要的東西,於是誠實。 已經很久沒有看漫畫。忘記上一回打開漫畫,讀其格子,撫其描線勾勒是什麼時候。《深夜食堂》裡的人物,倒是可親的。譯自安倍夜郎的暢銷作。世界之大我們都曾走過不同的路,來者最初無不存在著無形的隔閡,食堂老闆之旁觀時遠時近,偶而帶點事不關己的、如已然看破世情的冷靜目光凝視其變,而更多時候,都把客人記在心底,似要永遠承載著別人的隱隱秘密,以及疤痕。 於是,每晚凌晨十二點到翌日清早,食堂成了客人訴說際遇或開展經歴的場景。抱有希望的,失落的,處於人生中最盛最美的,邪惡的,臥虎藏龍。要了茶泡飯,炒紅香腸,也許可來一客納豆,而隔夜的咖喱飯竟成為爭相點選的食物。 大剌剌的夜總會舞孃來過了;也有迷倒粉絲無數的偶像,但永遠只要一份極其簡單的調味醬炒麵;早慣廝殺的江湖大佬在食堂交了知心友;早熟的未成年母親的爸爸,找那裡到舊日乖純女兒喜愛的鱈魚子味道。數過嚐過的並非延席華麗盛宴,粗糙但踏實,是一道道實在而濃郁的往昔。 L,也許我們會稱之為「懷念」。菜單上只有一道豬肉味噌湯定食及幾款酒酌,但老闆會這樣講:「在我店裡,只要是客人想吃的東西,當天又有材料能做的話,就會替客人做。」我喜歡「只要做得出來就做」、唯有小館子獨有的隨性與不拘小節,如久未返家,踏進門口,母親就能猜中你當天的口胃,心照不宣,弄出幾盤讓你窩心的食物,味道永遠不會過鹹或過淡,永遠不會使你嫌棄和拒絕。深夜食堂的客人,總在一段時間後消失,或生命有悲喜突變,或尋找另一個人生方向,或已不在塵世。我們說峰迴路轉,再想下去也大概不,食相百態,猶如一客貓飯 ﹣﹣在白米飯上灑點醬油和柴魚片 ﹣﹣那麼尋常。 而我也常晚離去。舊時在報社,到旺角坐通宵小巴,只有虛空無助的少年們在街頭抽菸。現在間或待書店關門才走,下班後已過了一般人用餐的時段,飢腸轆轆可吃的地方不多,來來回回幾家。我說這你說那,到頭來,還是走回最近的茶餐廳或日本料理。那裡有喝得酩酊大醉、俯伏無力的工人,有沉默無言到此刻仍邊吃邊開著手提電腦打報表的白領,樓面職員安頓好零零散散的夜歸人,都聚在後方圓桌吃夜宵,牢騷剛才的野蠻食客。L,當你的胃子給填滿了,暖和了,繃緊的神經驟然放鬆,彷彿白晝的愛恨都該告一段落。即使再倒楣、再不起眼、再惡俗或再引人注目的人,在深夜食堂那裡,我們只見一張張溫和平靜的臉。 M.Y. 2011.11.20 (明報。2011.11.22)
Posted in 前書口。,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
我在火車上寫了那個信。你收到後笑說字體東歪西倒,但還是寄了。因為書包裡有郵票,我就開始想把所有事情寄出。陳述真好,我在陳述之中,永遠忘記自己曾多麼在意。而如今我只不過陳述,譬如陳述我做了事、講了話而那些,都無關於我;我在陳述之中,不必表達想法,不必期待回應。
Posted in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