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小影事。

My day in photos。25/366。

上次電影節,雖然你臨時沒有來,但我還是準時進場,重看你所有作品。我常常想起 The Travelling Players, The Weeping Meadow, Landscape in the Mist, Eternity and a Day,也想起你的鏡頭的無有可比。耳邊響起那些音樂。而我的希臘也漸漸只有你。謝謝你做了這麼好的電影,我會一直記住它們。R.I.P., Theo Angelopoulos。

Posted in 小影事。 | Leave a comment

都是特別的孩子。

L: 也許過於急切要反映社會情況是嗎。《海洋天堂》裡,久不久就借角色的對白他們的口,生硬交代現實如社福問題,保障限制等;但有時,又未免太理想化,患病的父子倆,總遇見善心人,慷慨得難以置信。這些,無意間微微打破我對電影的投入感。突兀如果沒了,溫柔就更圓滿。 李連杰身患絕症,之於有孤獨症的兒子大福,一話一語固然溫柔;愛慕他的鄰居、朱媛媛演的柴姨,一舉一動,更是種恰好的婉約含蓄,如數女演員之優,她大概超於桂綸鎂。後者委實角色設計所限,無可發揮,也難怪。朱媛媛呢本來就有副特別臉容,時而豪邁時而細緻,彷彿柴姨本人就是她。 最近讀了一冊薄薄的簡體字小書。母親書寫,父親拍照,記下智障女兒克萊芒絲的事。《有我,你別怕》中所包含的情緒,遠比我想像中複雜。初見書,是用收縮膠封住的,就這樣拿著,誤以為書之重量定來自那澎拜的愛。文章短,很快讀完,落差來了,寫者母親,多麼誠實,著墨處,都充滿沉重的抱怨,譬如,久久不能原諒沒讓她做羊膜腔穿刺術的醫生;有育嬰院收留女兒時,她又亳不保留地表達了如釋重負的感覺。即使她偶爾會被孩子的幼嫰和稚氣所吸引卻很快,又反覆責問,到底是什麼使她自己落入了命運的黑洞裡。無非是個宣洩的出口。 但,都明白的。像克萊芒絲的母在二十二年後終於能回顧過去。憤慨和怨懟是真的,如同愛都是真的。喔對了 L,《海洋天堂》裡,我最喜歡的話,就是:「我是他爸,趕上了,沒辦法。可有些事,我還是想讓大福弄明白,要不我不放心。」無奈與牽掛,都在這。

Posted in 小影事。, 訴說。 | Leave a comment

對白。

電影版的《維榮之妻》,跟太宰治的原著,有些出入。 電影對白: ﹣﹣ 我一直很自豪,以為你最愛我,原來你的事情,我很多都不知道。 ﹣﹣ 妳不知道的,都是我最無謂的事情。

Posted in 小影事。 | Leave a comment

有一種暗,如同光那樣叫人安慰。

L: 幾天假期,匆匆過了。不曉得算不算「匆匆」。每天,可以看三至四部電影,每天如是,大抵也叫作「匆匆」了。電影真好,頓時感到,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如今我非常渴望還有假期,假期是實在的時間,時間讓我作自己愛作的事。 安哲羅普洛斯今天沒有來。導演生病了。但我還是準時進場,看他的《悲傷草原》,是希臘神話的靈魂加進歷史及政治框架的電影。從第一個鏡頭開始,已實在是無有可比的精準的空間處理。首次接觸安哲羅普洛斯是什麼時候呢。是十多年前了。《一生何求》。身邊有個人他跟我說,這會是很好看的電影。我相信了,其後也證實了。記起某特別版光碟給他的電影系列取名為「與孤獨同在」。把《悲傷草原》看下去,「孤獨」又彷彿不單單作為個人的事,而是那經過離散、流徒著的、渡河的一群,「尋覓」和「回家」的思念穿透了一輩子的生命。後來忽爾理解,在整部戲的冷調氛圍之間,一百六十多分鐘裡,帶紅的僅僅三幕,而每一幕的出現,茫然就隨之累積。 L,有一種黑暗與浸沒,是我無所懼怕的;也只有電影院那種獨有的黑暗與浸沒,讓我明白盡頭必不在此,永遠教我期待光的出現。

Posted in 天使沒有來。, 小影事。, 訴說。 | 3 Comments

有他們才有故事。

是一對含蓄的、俊美年輕的亞洲人。車程中對話不多,男的緊緊抓住書包,女的托著腮,兩人面帶笑意,以及,一種尷尬的親暱。他們很快會有故事,我相信。

Posted in 天使沒有來。, 小影事。 | 2 Comments

幼卡。綠 Luck。打邊爐。

L: 因為禁煙條例。自此,有留意嗎譬如食店外,總有一兩張舊椅子加上煙灰缸;又譬如,那些自製的,於小罐上開幾個洞,用幼鐵絲繫在欄杆,給客人盛煙灰。沒到幾步又有,慢走時我總是看它們。有些倒是相當可愛。一直想用相機,一個一個拍下來。 《志明與春嬌》都是煙。戲裡的人物背景其實交代簡單,廣告人與化妝小姐,抽幼卡和綠 Luck,定了位,就這麼輕輕帶過,描述與推進全落在、以室外抽煙起始、充滿城市觸感的對話:點火萌愛。手機短訊培養感情。上時鐘酒店。Facebook dating 。但再怎麼例舉,還是歸於「打邊爐」有趣。打工的男女煙民,上班時偷偷溜出來,刻意或不經意的,聚在一起抽煙。從前沒怎麼留意,如今想來,也真算是個生動的比喻。其實禁煙條例前已有,因多數辦公室基本上不容許抽煙,就連在大樓外發現煙蒂,亦如同有罪。於是,造就了「打邊爐」這種很個人的群體活動。就當是暫離窄小的辦公室,喘口氣,也好。 於我而言,畢竟只是一個小習慣,從不纏心,可有可無。憶起我遠去了的「打邊爐」日子,圍爐之人各有話題,雖不如戲裡那樣精彩,小八卦談之不盡,但,早已像在電梯裡碰到鄰居,微笑問候,搭訕兩句,借煙借火。偶而遇到沉默且滿懷心事的,不作聲。L,煙作為媒介,吞雲吐霧是最好語言,也不需再多的、實在的話。或晴朗天空,或陰暗冷雨,那些時日,幼卡與綠Luck,薄萬與Dunhill,打了很多場溫暖的交道。至於抽煙者,心照不宣。

Posted in 小城事。, 小影事。, 訴說。 |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