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024 M T W T F S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rchives
-
Recent Posts
My links
Message
Email。
myelilau@hotmail.comMeta
Category Archives: 前書口。
關於金智英,以及金智英消失了的一切。
電影裡的精神科醫師,負責的是跟金智英對話;而整部小說,只有一個「我」,就是這位醫師。金智英的故事由他說出來。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部分,在電影裡沒有選到。金智英其實還有一個妹妹。那個未及出生、就已消失了的妹妹。韓國在八十年代推行節育政策,金智英當時家裡已有兩個女兒,其母得知自己再懷女孩,基於長輩對男孫的期望,所以獨自到醫院拿掉:「雖然這一切都不是母親的選擇,卻得由母親全權負責。」那份傷痛,絕不會比放棄自己當老師的夢想、出來打工供養兄長來得輕。 金智英的丈夫鄭代賢,在電影裡已經比較善解人意;文字世界裡的金智英,在重男輕女的社會內,直至最後,都很絕望。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悲傷不會像一根羽毛那樣輕。〉
「要是我知道那是我們終此餘生的一次彩排,我就會說打起精神來,你們這兩個小子,或者幫幫我。或者帶走我,讓我代替她離開。拜託。」 讀 Max Porter 首部小說《悲傷長了翅膀》(Grief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台灣春天出版),字裡行間的自問自答、明明暗暗的斷句,間或感覺如詩,其實許多時候,更像一部深沉的電影劇本,喃喃自語的獨白聲音即使再微弱,無力無助的氛圍仍然強烈動人。 作者並無清楚交代故事裡妻子死亡的因由。男子驟然失去至愛伴侶,兩個小孩自此沒有母親的陪伴。他們皆有對親人的深刻憶記,以篇章跳躍的自述方式,重組這個「她」的一切,日復一日地拼湊著過去,好像已然消失的人尚在世上,「再一次」、 「我懇求所有的事情都重新再來一次」類似的懇切之句,一直在小說裡出現,似是無法磨滅的思念的流露。在這顯然不會輕鬆的過程中,同時有一把聲音 — — 烏鴉, 總是現身於他們當中,偶爾是成熟溫柔的安慰,又或坦率表達,如同小孩般直白。 烏鴉是誰。 一個沒有實在形體的外來者,為何會在這個忽然喪失快樂的家庭中,擔當了相當份量的敘述人角色。男主角某年慶生,妻子送他一隻塑膠烏鴉,他記起兒時父母親的哄話,謂小孩身上有翅膀,使他覺得當刻擁抱的,可能是愛妻,也有可能是那隻塑膠烏鴉。其後烏鴉的到來,儼如輕輕拉著父子們的手,與他們一起體會人間的死亡、離別,以及習慣某種遙遠的想念。男子是 Ted Hughes的研究者,小說裡多次引用及詮釋其詩,使人容易聯想到詩人在妻子 Sylvia Plath 自殺後,以「Crow」為題寫了一系列作品。即使《悲》書並不直接由它誘發而生,但烏鴉的隱喻,也許不無關係。 因為牽掛而萌生的荒誕想像,在書中發展成另些篇章穿插其中,猶如魔鬼化身成他們熟悉的人,不斷試探及挑戰,嘗試闖進他們的俗世環境,還有那個充滿傷口、久久不癒的內心。男子真的只祈求一個直截了當、復元重生的過程嗎,也許不。大抵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悲傷是怎樣一回事。父子三人,常有截然不同的影像從腦海裡湧出,畫面可能是遙想過去的真實生活碎片,或自己頓變成一個殘酷無情的傢伙,或動物鳥獸互想廝殺的大自然原始生態。更酸更痛的,該是本來已遠的靈魂回歸,讓他們再次經歷失去親人之哀。但以上種種,到最終,還是在回應他們關於死亡的疑問,他們的摯愛,何以離別得如此快速、靜默。留下來的,只有永遠觸摸不到的、僅餘的生命迴聲。 作者在訪談中提到,故事跟自己的經歷有關,他那位過世已久的父親。書中有一句讓人深刻的點題之話,彷彿已徹底貫穿整部作品:「哀慟是長期的事情」。是的,我們注定與不同的、或深或淺的悲傷同在,無論你用哪一種步伐活下去,終此一生都在。 (原刊《號外》)
Posted in 前書口。, 另一個場景。
Leave a comment
前書口。
“Sometimes I just get tired. I get headaches, and I just lose track. I mean, it’s like which is me and which is the role? Where’s the line between me and my shadow?” ― Haruki Murakami, Dance Dance Dance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前書口。
有些文字我是常常記起的,尤其工作至疲倦的時候(像我朋友最喜歡的形容:累成狗的樣子)。就譬如這段。久不久我也在書店見到梁生,而十次有九次我都沒有上前打擾,因為當刻喜歡跟他聊天的讀者已經夠多了。我的責任,最理想的,就是讓人靜靜讀書。 「…… 我也恐懼那種過度密集的訊息,它會扭曲掉我們對時間的感受;一件大事在推特上往往才被討論了半天不到,大家就已經覺得它好像是古早以前的陳年舊事了,正如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我不算作家,不過我喜歡寫作以及圍繞着寫作的種種條件與氛圍,比如發呆。我懷念推特和 facebook 以前的時代,懷念沒有手機和電郵的時代,那時候我們沒有這麼多看起來很必要的聯絡,沒有那些送不完的留言、祝福與咀咒。那時候我們比較有空;因為有空,所以發呆。」 - 梁文道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書架上的《百年孤寂》。
【110/365 | 20 April|Sunday】 “So, what shall I tell your papa?” I answered with my heart in my hand: “Tell him I love him very much and that thanks to him I’m going to be a writer.” And without compassion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記憶必須以某種方式凝固下來。
據說,這書拿獎了。 ****** 如果試圖將種種感性量度和歸類,大概那便是「剎那」。 《小妹》正是由大大小小、可深可淺的「剎那」所構成。我想說的是,寫者多能平繪場景(或更糟的流水作業),卻未必能抓住獨特的、只有當事人才目睹發現並能好好交託於字句的moment:往往那都是文章最重要的一口結實木釘。馬家輝和林美枝顯然有這種本領。二人書寫,文字清通,勾勒三人之路,最終主角其實是旁邊的小小身影,一直輕輕拉著他們的衣角,不離不棄。 若我們說《小妹》是「女兒成長書」,這形容或許過於單調,我頗相信讀者會有更大的期許:你看得見兩個成年人,儼如擁有自己的神秘行李箱,攜著它們往生命的每一個階段去,共同碎步走遠,一次又一次,告別或熟悉或陌生的、昔日的自己。而「姊妹作」《大叔》,書名嫌怪,倒是作者五十歲的張揚開端,大抵是其中一個飽滿行囊,有屬於自己的,也圍繞此城他方的,各樣舊物新事,翻開閱之,自是另一種豐富視界。無窮盡的「剎那」溫柔地繞成深刻年輪。 記憶必須以某種方式凝固下來,譬如說,以文字。之於書寫的人來說,這近乎是唯一可靠並得以安心的途徑。 (原刊於《號外》2013年8月號)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字句。
【277/365 Days | 4 October |Friday】 「雖然如此你經常還是有精神情的壓抑在作用著噢?」 「可能。」 「所以只跟心不必全開就行的女性交往。」 作說:「我可能害怕認真愛上誰、需要誰,結果有一天,對方會突然沒有前兆地消失無蹤,只留下我一個人。」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村上春樹。 (早上,九時五十三分。)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血紅廢物。
【204/365 Days | 23 July | Tuesday】 曾經在網上看過藝術家 Judy Chicago 的作品。 女性主義鬧哄沸騰, 〈月經浴室〉之於整個裝置,最為刺眼奪目,紅與白,對比強烈得叫你怦然心跳。素淨、如漂白過的空間,架子上堆了大包小包女性用品。往下看,地板上血痕一處二處如誰人遺落了的花;角落的垃圾筒,佈置成看似使用過的衛生巾,給塞滿,堆叠滿瀉,彷彿仍存女身的溫度。旁邊還有幾條,吸飽了鮮血的衛生棉條,散落一地。 定神看了好久。 「我們對於自己的月經,感覺一如我們看到眼前的形象那樣。」我想我是明白的。大剌剌、或許帶點嘔心的官感刺激,幾近嗅到腥膻,文化理論的詮釋以外,大抵更是摘取了最真實的生活切片,放大,專注,並提醒你餘下的生命中,一生裡總有這麼一樣東西,月月如是,直至你有足夠的年歲,直至你老了。 你會記得,你曾經是個首次迎接月事來臨的少女。你醒來,騷動不安的潮濕,跟母悄悄說:不知怎的,我有一片紅。你本覺得是驚人可怕的,而她不。她看看你,笑得溫柔甜美,教你如何處理,柔柔地安慰你,儼如暗自欣喜女兒正式步入人生另一階段。你最初不懂它,只覺是個咒語的起始,下身隱隱不適,腹脹如盛載著棄不掉的垃圾。往後日子,尤其在忙碌中,你蜷縮著,抵住沉重如常生活,即使你嫌它,它還是在你五內,唸唸有詞。 又或許,你需要的,是一些時日,來發現它的幸福。到了某天,我想我也會惦念腥紅的、血紅廢物。子宮一下一下,步步逼進,緊緊收縮,必要讓你的身體扭曲,告訴你生命延續的美好隱喻 ﹣﹣那只不過是種較激烈的方式、語言而已。沒什麼。 (原刊《what.》issue 1)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一段。
《張愛玲私語錄》。「讓你看了我的筆記,我心裏輕鬆了一點,因為有人分擔我過去的情感。嘴裏描述怎麼也不會這樣明白。我自己也情願清清楚楚看一個片段,不願糢糢糊糊的知道一個大概。你說看了覺得心疼,我很高興──寫悲哀的事,總希望人家看了流淚。」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這段話。我把它放大並貼在,所有我能看得見的地方。 遠藤周作:「例如,到了我這年齡,有時半夜會突然醒過來。吉行淳之介說那種時候只要一一回憶跟自己睡過的女人就睡得著了。」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2013.03.24。周日。
「生活乏善足陳,但我們的友誼並非建築在我們的生活上。我辦公的時候不會看到你,我困倦的時候不會看到你,我們的天空很小,想到你時就像推開室內的窗戶,只覺清風隨來,彷彿又充滿了生氣,我不會認為生活上的距離會成為我們感情上的障礙。如果你掛念我,應該想到,我同時亦是一樣。祝好。」《愛蓮說》。鍾玲玲。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原家。
農曆新年就見過母。吃了她煮的、有點客家風味的菜。記得外公,事情於數年前發生,至今才寫了他。留個記念。 ****** 初冬,末了。 外公跟我說的第一句話,和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我忘記了。而我記得他去世的時候正值初冬但彷彿已經很冷很冷。 我無法想起外公的初句和末句,也許純粹因為我沒聽懂他的語言。他是客家人,在鄉下,在香港,都聚居客家群中,廣東話於他而言並非必然,不學也罷,平日買菜買魚就到同鄉處,揀新鮮的活的,偶爾還帶點自己種的水果給我母。我有客家的血,卻一句家鄉話都聽不到。小時候他來我家閒坐,嘰哩呱啦講個不停我只說「係啊係啊」,半桶水的發音敷衍過去。他知道孩子不耐煩,要鬧,就笑了,輕輕拍拍我的頭,又嘰哩呱啦。他不識字,就只會客家話。 老人走到晚年,還很強壯。我已獨居了,久不久回老家一區走走,見到他坐在公園裡跟其他客家伯伯推牌九。外公長得高,背微微弓著,向前挨,眉頭皺緊,叼著煙,煙灰缸是隨便拿個空罐頭充當的,用力吸一口,白煙灰要掉下來了,就往那長滿銹的鐵罐子彈一彈;未幾又突然把身子挺起來,手在空氣中揮動一下狠勁的,牌翻開,白點紅點刻著,大喊一聲,就殺,倦意毫無。他專注到,從沒發現我站在旁。運氣不常好,母便抱怨錢都給輸光了,外公淡然,說即使有錢也被兒子騙,養這麼大,最終心裡都無自己。沒差。 舅舅至今我大抵見過兩三趟,是否拿到錢就走了我不曉得。但如同外公那樣講,沒差。緣薄。 就在外公死前,他失踪了。母焦急,報了警,把家中所有人的手機都留給警察。日落,初冬天氣,刮風了有雨了,晚上老人若無其事獨自回來,外套濕濕冷冷的。開門,倒頭便睡。等他醒來,問他去了哪,他說沒有去哪,就一直在家睡,入冬都這麼冷,要窩在被子裡。 家人拿外公的八達通去查紀錄,顯示他曾乘車到過羅湖。他想家。 事隔約莫一周了麼我接到失踪人口組的電話,問誰誰誰是妳親人,對否。我外公,我回道。對方是個女的,正準備官腔地交代案子,我打岔說不用查了,他回來了,沒多久他死了,你們不知道。她錯愕,也接不下去。這是我生平聊過最幽默的電話:有人說正在跟進尋找一個死人。多幽默。 母說我的生日月,白事忌諱,能不去就不去,人都死了。我缺席於他生前所有日常陳述,也缺席於他死後的葬體和告別式。頭一回站在他靈前已是多年以後的事。那我該用什麼話語來說明一切。譬如,想問, 老人啊那天你去了哪兒。你心傷不。 我才驚覺,我和他,在言語上, 彼此根本沒有對過話。 老人舊居空空如也。只抽屜裡有錢。外公生前叮囑我母要翻箱倒櫃,因為有錢,當時沒人信,以為他積蓄都輸掉了,臨終精神欠佳喃喃自語。紙幣用報紙包好,跟證件綁在一起,上面貼了舅舅年輕時的畢業照,明明是彩色的卻褪至泛黄。 老人選擇忘記後來發生的,並願意返回初始的那個起點。我沒有問,但我能聽到他講自己的故事,我相信,甚至確定,所有細微末節,都是真實的。 (原刊《陽光時務週刊》)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說好了的詩會。說好了在書店相見。
說好了的詩會。說好了在書店相見。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去年十月訪港,在書店辦讀書會。講者談著,我卻分了心,隨便環顧四周,看看聽眾,原來也斯都在,他坐最後一排,靠著牆,默默聆聽。我揮手,他就點頭,笑。 這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也斯。 可以回憶到更早的日子。當然沒人曉得,那已是也斯的晚期。我如常,每星期,三到四天在書店裡值班,碰到他,他一直瘦,後來臉都凹進去,頂著帽子,微冷就戴圍巾,但精神尚好。我過去閒聊,他會淡淡然然講點話。美兒,妳也是愛詩之人,多提自己的想法;美兒,文章還是要寫的,不要懶;美兒,妳在書店打工,要記住香港文學的好。 久不久見到了,他又這樣講。 也不會留太晚,翻幾本書,去個活動,剛巧我在,便輕輕道別,我問,喔都看完書了啊。通常他說:累了,要回家休息了,遲些再來看妳。偶爾大夥兒飯聚,有時我參與有時不,他談文學理論,對學術界的無奈,之類。多半閒談,笑開了就東拉西扯,樂透。後來也吃不多了,淡的青菜,一碗素米粉,清的白粥,醬油不沾半點。 我記住了。張美君老師編《形象香港》,再讀〈給苦瓜的頌詩〉,依然心頭震動,倒抽一口涼氣,喜歡「等你從反覆的天氣裏恢復過來/其他都不重要了」之句。後來林道群出版《普羅旺斯的漢詩》,讀到修道院裡的謐靜與平安:「仔細閱讀石頭/上面有許多故事/石頭隱秘的符號/要告訴我們甚麼」;《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的修訂版也好了,小說中還有食物的味道,段落透出濃香。因為一直記在心底,我請也斯來書店讀詩,讀小說,他爽快答應。葉輝叔叔有來,書友洪永起有來。那天剛好中秋節,我們說月光下的文字最美。 我輩但凡愛讀愛寫,有緣接觸到也斯,他都毫不吝嗇,鼓勵有加。我自不例外。假若文化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點脾氣和尖銳的想法,偶爾傷害到人,說不定。之於他,都側聞過一些,但我想,我所遇到的那個也斯,總是溫柔可親。我接觸到的,幾乎就只有這一個他。 我們間斷通平凡的電郵,問一句生活可好,偶爾是工作上的懇求,他幾乎都不拒絕,我敲門,他總是開。每一段話,都不會石沉大海。有時候沒趕上,我也不追問,不提,免得他有壓迫感。反倒他自己先掛心,過一陣子,總主動回頭捎句話,老說「現在做事慢了幾拍」,入院檢查,被告誡說不能再勞累,但如果東西不過時,還是樂意跟我好好談。這些我都放在心裡。後來聊到詩會系列,也斯說早就想辦,他讓我,拉我的老同學、也就是有幫他辦活動的袁兆昌一起辦。 也斯。詩會。阿昌。2013。我工作筆記裡還有這幾組字。事情突然懸在半空。 那天離開書店已很晚了我坐巴士回家。阿昌傳短訊來說:美兒,也斯離開了。我問老同學是不是很難過。我知道他相當難過。而我同樣。 不知怎的,那刻我突然記起那一年,在台北書展他和夏宇首次碰面,彼此有親切的擁抱,良久良久。我目睹一種美麗和善、關於詩的、文學的純粹。 你常說辦詩會是美事,你很樂意、很樂意。說好了的詩會,我照辦。到時候若然你想,最後一排、靠著牆的那個位子,我還是會留給你的。來去自由,如同往昔老師你那樣歡喜。 (原刊於《明報》。2013年1月13日。)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舊照。
2012年10月16日。星期二。晴。 我想貼一張照片。 為什麼要貼這樣照片出來?因為我工作時,看到一本新書的書名相當精準,是這樣的:《有一天,我會和我的偶像一同老去》。 這是我的生日前警示。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
後來把書送了給一個女生。因為裡面有這麼一段是我常常重讀的。 “So don’t be frightened, dear friend, if a sadness confronts you larger than any you have ever known, casting its shadow over all you do. You must think that something is happening within you, and remember that life ha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我喜歡這書。《老靈魂筆記》(聯合文學)我讀很慢,因為一字一句: 「那年我卅七歲,停止寫詩近兩年,一個人在哈佛醫學院白天做實驗,晚上做自己 -- 醫學與文學之外的自己。 就在戲院哭起來,男朋友在身邊,完全不知道如何安慰我。因為他對這部電影完全無感。那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文化背景的巨大差異,如何改變人『感知』的方式。 不久我們就分手了。 後來才知道是枝裕和電影裡的文學元素,有時是西方人理解的障礙。」 讀到一種不張揚的(而我時時尋找這種可貴的不張揚)、並能夠一直保存下來的柔軟(這書之於將來的我也是歴久常新,我可以肯定)。寧靜的程度是,覺得身體的血液有一刻停止流動。 寫作就是寫作。而不是其他。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年邁之境。
(照片:明窗) L: 從電影院出來已是午夜。開畫第一天我們去,坐的是第一排,滿座了。 兩小時為了遷就銀幕,幾乎半躺半坐,仰著頭,看一個香港、橫跨三代人的住年妹的機靈與堅定,頑強與落寞。一家平庸的老人院展現的香港核心價值, 人文關懷。主僕情節,以長者為主的戲,在我們的城市,委實艱難,《桃姐》嘗試給每人賦予一段或大或小的故事,組合起來竟如此素淡柔軟。如果眼淚是量度煽情的標準,那麼《桃姐》並不在於挑戰觀眾哭點,她的情感低迴,節制並內斂,你因此明白何謂情誼,以及親近。 平實的電影,其熱情其精密,永遠都在細節裏。戲中總是有吃,也夠講究。桃姐如常侍候Roger 用餐,從到街市選新鮮食材,滾油下鍋,按序上桌,清潔執拾,一板一眼毫不馬虎。少爺飯來張口,抹過手的毛巾隨意擱在小盆碟上,蹺起腿,呷茶。與老僕閒聊,有一句沒一句,笑容欠缺,有點冷也有點疏離。對照及後一幕,老工人中風,徘徊在生命邊緣,Roger 獨自默坐於醫院一角,吃著熱燙的米粉外賣,心中似有個底,他即將迎接一場難以被徹底描述的生老病死。 葉德嫻演活桃姐,肢體語言是戲,掌握貼近老人的語調發音,配合她天生就低沉沙啞的聲線,撐起了電影的寫實與溫情,不誇張不炫耀。Roger 角色原型李恩霖寫了書《桃姐與我》,乃平易近人的、小小的個人及家族史。他說: 「演繹我是件很困難的事,因我並非很典型的人、沒有什麼小動作,同時情緒較複雜,比如在開心時,可能同時又夾雜一些擔憂、悲傷的情緒,總之要掌握演出分寸頗有難度。」劉德華演他,在戲裏先後被誤認冷氣維修員和的士司機,讀個老人院收費表和家電說明書,老花眼鏡架在鼻樑上,不知真實是否曾發生過,但畫面顯然要往平淡處走,不慍不火。要有說服力,先褪去明星的亮,似乎是必要的,李恩霖說的「層次」大概就是這樣。人人都講天王此番洗盡鉛華,假如我記憶沒錯,當年拍《五億探長雷洛》,把個性強悍的人物由年輕演到年邁,多年後的訪談中他坦言,這並不難以處理,但凡姿態突出的角色,舉手投足皆有路可依。手邊有其新書《我的30 個工作天》,穿插劇照和拍攝日常,輕巧文字,順著翻翻,有一段倒仔細讀了:「是的,我在無時無刻的發著導演夢,但我並不著急,因為要我當導演的三大條件缺一不可:時間、打動我的劇本、我有能力拍出打動你的電影 …… 三者並存的時機一定會有的,到時給你好看的。」劉德華演《雷洛》已在遙遠的昔日,再複雜的角色亦陸續跨越,而更多好作品必定在不遠的未來出現。 桃姐本該有愛情和家庭(據說戲中她「嫌腥」的賣魚佬真有其人,且還有條件更好的人候著),後來選擇以李家為依歸,忠誠地。記不記得在老人院一幕,有人問起坐在身邊的Roger: 「妳契仔(乾兒子)呀?」Roger 爽快點頭回應,這時桃姐展露甜美的笑容,她滿足,幸福和感恩。L,於此,她不再孤獨,因為她有了實在的愛。 M.Y. 2012.03.25 (2012.03.30 明報)
Posted in Unscared of the Dark, 前書口。,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醒來,誰在說謊。
“It is only my grief that is fresh, every day.” ~ Before I Go to Sleep L: 他們說好看。最近來書店的人都要找它。 女子在一場近乎致命的創傷中被救回,腦部受損,自此,每天的記憶會隨著晚上沉睡而流去。二十年,日復一日醒來的早上,尚以為自己仍是舊時的甜美與年華,眼前卻是空無一物的慘白,驚訝於,或身邊躺著的、自稱為丈夫的陌生男人,或浮現臉上的深淺皺紋。人生軌跡如永遠丟失的、遍尋不獲的拼圖塊,無可儲存,只能重覆收集,又翌日遺忘。我好奇,讀了。從深夜到清晨,一口氣。結果沉重遠超於恐怖。 我想,不難明白故事為何受歡迎。Before I Go to Sleep 是 S. J. Watson 第一部小說。中文版,叫《別相信任何人》,原名神秘又帶點微微溫婉,譯名傾向懸疑,兩者皆貼切。章節分隔,也就是女子的記憶之書。暗中幫助她的醫生,讓她錄下日記,每天提醒她翻開,吊詭地如讀昨日昔日。女子的視角,依靠自己的秘密書寫,揣摩周遭的人。共處一室的「丈夫」未有坦誠一切;好友或與自己的男人睡過;醫生根本前言不對後語。最終,每人都似乎以虛假面貌呈現。故事開始沒多久, 我們便輕易墮入「誰是說謊者」、引人入勝的推理迷宮, 我們苦苦追尋而又早早知道, 那將不會是簡單的直線描述。事實永在片面的記憶背後,若隱若現。 女子記事,運用大量短句穿插,似示記憶的破碎,又對目下一切顯得猶疑和不可置信。她為之恐懼,在於無法連貫累積二十年的個人歴史,脆弱的基礎,扭曲她對真偽的判斷。於女子而言,她的情感,已然變成霧幻的想像,如她一直想要記起的、「死去」(但其實仍活著)的兒子。最寶貴的部分記憶給搶奪,她崩潰,她跌坐於孤獨的荒野裡。戲演下去,高潮和吊詭處,是女子發現自己也不可信靠: 她曾經有過外遇,她曾經說謊。她沒法讓自己立足於真實和忠誠之上,與說謊者正視與對立。 德國的 Sebastian Fitzek,不是也寫過《記憶碎片》嗎:「因為我們的問題不在於我們學得太少。相反的是,我們的問題在於遺忘。」 男主角在車禍中倖存,懷有身孕的妻子卻死了。他的記憶肢離破碎,重組,抑或擺脫,悲傷也無異。 Before I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前書口。,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我不懂寫詩,但我喜歡夏宇。
我目前能寫的文體很少。沒有詩,沒有小說。我甚至懷疑我只能給 L 寫信。文章出來後,書店裡的女生攔著我問:原來妳喜歡夏宇啊?一時之間居然不懂如何回答。女生接續說:沒理由。那個是妳吧。寫文章的那個劉美兒是妳吧。 這個問題,我是比較肯定。 ****** 「七歲的時候開始認識字,世界分裂成兩個,一個是文字的,一個是非文字的。模糊地意識到兩個截然不同的存在至今不相信所謂『寫實』 這件事。」──《腹語術》 據說一旦讀了〈冬眠〉就無法抵抗台灣詩人夏宇詩句的魔力:「我只不過為了儲存足夠的愛/足夠的溫柔和狡滑/以防/萬一 /醒來就遇見你」。至於我,必須坦白承認我的第一本夏宇詩集是求學時期從中大圖書館借出並複印的,於理不合,只是《備忘錄》在一九八四年印了五百本,自資出版,隨即成為有錢也難求的絕版書(其珍貴程度,為我而言,目前為止只有鍾玲玲的《玫瑰念珠》能媲美之)。 於是我想起夏宇曾被問到想作「地下詩人」的念頭:「什麼叫做『地下詩人』,就是自以為擁有一本孤僻、機智,而又甜蜜地偷偷地流傳著的詩集的詩人。」即使她自我調侃說,地下詩人夢已因目睹作品被印在手工藝品上成為造作的文化消費而全然粉碎,可夏宇之名永遠恍如讓人驚豔的icon,她可以是出色的作家可以是傳奇更可以是喜歡文藝氛圍的青年的崇拜對象 ── 不管他們平常有沒有讀詩的習慣。夏宇低調,雖然近年稍稍願意現身公開場合,書展或詩會,也是隨性隨心,不約定,不宣告,隱秘之姿當然並非高高在上的文人身段,更教我驚訝的是,夏宇本人是如此歡欣與熱情,聲音有種清新爽朗的愉悅。我感到寫詩的快樂感,與旋轉於自由之間的誘惑。 據聞夏宇作品被人評為「無意義」的片斷。詩句練字多需揣摩,夏宇用字也講究 ﹣﹣ 我所指的不是小心奕奕地刻意以華麗詞藻排出巨大的詩歌隊形,卻輕捏著簡潔的字粒巧妙地組成獨特的音節。詩人說「寫詩的人最大的夢想不過就是把字當音符當顏色看待」(《摩擦.無以名狀》),把單字複字甚至一列完整句重新排列,顛覆一貫修辭認知,放棄語法。「我不停找句子」、「我找到詩我找到形式」 ,不斷拼貼文字以使自己的作品再次重生就是夏宇常用的創作路徑。而《備忘錄》、《腹語術》就概念而言,也許相對容易親近,話語柔軟地悲傷,我們一直朗讀傳閱:「『根據童話,』他說/『你不應該老 ── 不可能/老,我覺得/有所/虧欠…』/『對童話?』/『對你。』 」〈南瓜載我來的〉 ;總記得夏宇的情詩(或類似情詩):「而我決定了 /下個輪迴要/離你一萬光年/尚未命名的星星/看人間你演一個小丑/有著晦澀的鼻頭/走在路上喜歡自言自語/在天上我笑得流淚」。我形容之以溫柔。 該如何把夏宇放到書店?我對夏宇詩集的裝幀有一種近乎被迷惑的情感,尤其她曾講「我想出一本非常大本的詩集,大到所有書店的書架都放不下。」《Salsa》與《摩擦.無以名狀》類似毛邊本,你讀,你要剪裁,《粉紅色噪音》可名曰透明書,把詩印在膠片上,籠統俯視只見字母撇捺重疊,要穿越字句則需每頁用紙墊底閱讀;《那隻斑馬》有二,其中一冊彩色條子字體大小不一,可謂完全不利閱讀,但横切的一刀,翻動書頁使每首詩可以自由組合。我從沒抱怨過夏宇詩集 over-designed,裝幀的複雜性使我們有意無意之間進入慢讀的過程 ── 我願意認為這是讀詩賞詩的本質。 我常被稱為夏宇迷。我不肯定這是不是真確的命名。我不懂寫詩,但我喜歡夏宇。我喜歡她以字作為甜蜜的載體,及那難以被取代的閱讀美學。 (明報。2012.01.15)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哭畫。
“The fact that people break down and cry when confronted with my pictures shows that I can communicate those basic human emotions… the people who weep before my pictures are having the same religious experience I had when painting them.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前書口。,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島嶼。光影。
L: 金屬鑄字粒的碰撞,火光燃燒咔擦之聲,序幕是一種謐靜的漸漸推進。 初知《他們在島嶼寫作》,就在年頭的台北國際書展,我出差,在人來人往的現場搜索忙得團團轉,拐個彎,眼前忽見一組攤位它簡約而別緻,毫無花巧或多餘的陳設,搶眼有一台電視選播文學人的身影片段,滲合文學與電影的錘煉。 月前適逢機會看完整個系列,更覺驚艷。六部片子獨立而行,訴說六位或已遠去、或隱身於城市一隅的寫作人,不分彼此不互相比較,以個體存在於光影之中卻又連串成讓人嚮往的山水景致,是雲的柔軟也是雨後的微涼。當我們說文學與電影作為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前者本身已然成為電影的元素,又或透過鏡頭的推移,拉近和牽動本以為遙不可及的鏗鏘之句。電影超越片面單一的唯美追求,也不甘於止步在純粹的紀事陳敍。電影不偏離寫實,你可以從片斷裡看到文學家的尋常生活,卻又以文學家及其作品本身的魅力,蘊釀出一種優雅深邃的文藝張力。與其說是紀綠片,我更願意認為那是文字的另一種呈現。 每位文學大家皆有不可逼視的才氣與風骨,每位導演運用各種鏡位特色及所建立的語境,來穿透,才親近。文學家可以獨白,對話,或旁觸親人,創作的同輩和後起之秀,懷緬和予以評價。他們曾跨過嚴峻詭譎的政治封鎖時期,也參與過重要的文學論戰。歷史軸上香港此城並不見得全然與之平衡,但在獨特地誌裏孕育發展的島嶼文字,肯定開啟過本城多輩書寫者的眼目,顯然是相承默契與親切。攝影機隨著林海音女兒的步伐,重踏其母心之故地、之憶記;余光中也走了幾趟行旅,逍遙之中自有一份堅定;鄭愁予靠近海港,若如徘徊於歸岸與航行之間;周夢蝶日復一日的行僧生活,其樸素,其心靜,印刻古雅詩句;王文興成了系列中最激盪之一段,鏡頭隱沒於暗處,寫者用筆敲打桌面,一種介乎自覺與不自覺之間,試圖尋覓最精準之字的本能反應;我猶愛楊牧在微亮環境中的寂靜書寫狀態,筆尖劃落在粗糙紙張的質感,書頁翻動的撥動聲。鏡頭無不着重作家親書筆迹,以手書寫以紙承載句子,是式微的古典之美,讓我們回到被遺忘被失落的文字世界;又或文學家原聲朗讀,沉厚發音隔著微微的換氣聲,隱隱對抗當下生活的淺薄。 L,如同島嶼上一塊千年海岩,以筆作器,勾勒出無可取代、永不磨滅的文學憶記。他們的身影,有背著行囊的,有雙手在背後交疊而行,有橘黃落葉隨飄,有拍岸浪花迭起,時間空間的觸感,日月聚合,拉出一道,無可估量並一直連綿延伸的創作描線。 M.Y. 2011.11.02 (明報。2011.11.05) 後話:不知怎的,項目的過程,我老是誤把它叫作「我在島嶼寫作」。我在黑暗中看完六部片子,竟有流淚的衝動。念念不忘那海浪聲。謝謝所有、我遇到的人。想來一切都應該是美好的。我說真的。
Posted in 前書口。,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深夜食堂,我們叫它作懷念。
L: 夜歸人總有故事。如白天的紛擾只為完成俗世的任務,晚上才是生命的真實面。你有漫長的時間沉澱自己需要、或不需要的東西,於是誠實。 已經很久沒有看漫畫。忘記上一回打開漫畫,讀其格子,撫其描線勾勒是什麼時候。《深夜食堂》裡的人物,倒是可親的。譯自安倍夜郎的暢銷作。世界之大我們都曾走過不同的路,來者最初無不存在著無形的隔閡,食堂老闆之旁觀時遠時近,偶而帶點事不關己的、如已然看破世情的冷靜目光凝視其變,而更多時候,都把客人記在心底,似要永遠承載著別人的隱隱秘密,以及疤痕。 於是,每晚凌晨十二點到翌日清早,食堂成了客人訴說際遇或開展經歴的場景。抱有希望的,失落的,處於人生中最盛最美的,邪惡的,臥虎藏龍。要了茶泡飯,炒紅香腸,也許可來一客納豆,而隔夜的咖喱飯竟成為爭相點選的食物。 大剌剌的夜總會舞孃來過了;也有迷倒粉絲無數的偶像,但永遠只要一份極其簡單的調味醬炒麵;早慣廝殺的江湖大佬在食堂交了知心友;早熟的未成年母親的爸爸,找那裡到舊日乖純女兒喜愛的鱈魚子味道。數過嚐過的並非延席華麗盛宴,粗糙但踏實,是一道道實在而濃郁的往昔。 L,也許我們會稱之為「懷念」。菜單上只有一道豬肉味噌湯定食及幾款酒酌,但老闆會這樣講:「在我店裡,只要是客人想吃的東西,當天又有材料能做的話,就會替客人做。」我喜歡「只要做得出來就做」、唯有小館子獨有的隨性與不拘小節,如久未返家,踏進門口,母親就能猜中你當天的口胃,心照不宣,弄出幾盤讓你窩心的食物,味道永遠不會過鹹或過淡,永遠不會使你嫌棄和拒絕。深夜食堂的客人,總在一段時間後消失,或生命有悲喜突變,或尋找另一個人生方向,或已不在塵世。我們說峰迴路轉,再想下去也大概不,食相百態,猶如一客貓飯 ﹣﹣在白米飯上灑點醬油和柴魚片 ﹣﹣那麼尋常。 而我也常晚離去。舊時在報社,到旺角坐通宵小巴,只有虛空無助的少年們在街頭抽菸。現在間或待書店關門才走,下班後已過了一般人用餐的時段,飢腸轆轆可吃的地方不多,來來回回幾家。我說這你說那,到頭來,還是走回最近的茶餐廳或日本料理。那裡有喝得酩酊大醉、俯伏無力的工人,有沉默無言到此刻仍邊吃邊開著手提電腦打報表的白領,樓面職員安頓好零零散散的夜歸人,都聚在後方圓桌吃夜宵,牢騷剛才的野蠻食客。L,當你的胃子給填滿了,暖和了,繃緊的神經驟然放鬆,彷彿白晝的愛恨都該告一段落。即使再倒楣、再不起眼、再惡俗或再引人注目的人,在深夜食堂那裡,我們只見一張張溫和平靜的臉。 M.Y. 2011.11.20 (明報。2011.11.22)
Posted in 前書口。, 只能給你寫寫信。
Leave a comment
「我走在街上喜歡留意兒童,逗弄每一個我見到的嬰兒,至少在路過時對他們微笑,溫暖些。我家附近所有的孩子都認識我,叫我叔叔,趁我進門之前躲在一旁與我玩捉迷藏的遊戲。 可是我如何知道這一切不是偽裝?我如何判定自己對兒童的感情不是一種掩飾?我如何可能不認為這就像馬克白夫人洗地,誠懇用心地洗,到了一個就算做夢都還念念不忘的地步呢? 討好所有孩童,彷彿他們乃一總類,一個就是全體,全體就是一個。討好他們,我怕他們認出我的罪惡。討好他們,我害怕他們就是那個曾經存在過的我的孩子。」 ﹣﹣ 梁文道。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我還是期待著, 有一天媽媽會突然回來。 如果還有機會, 我想跟媽媽說:『活下來, 活下來就會有好事發生的。』」 P.89 《我是自殺者遺族》。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可能寫字樓太吵,我無法專心,這是我最致命的時刻。頭也開始痛了。隨便拿一本書讀,翻到這頁,竟然流了眼淚來。 「你又總是稱我師父,我就當作戲言般看待,但也覺得古老的師徒關係裡的某種人際情感上的好處。那令我想起自己和曾經幫助我的前輩的關係,因為某些事而破壞了。那可能是由於誤解、魯莽和思潮風尚的惡劣影響。而我作為當年的新人,現在處於半新不舊之間,又看到像你這樣的新人出現,我就會盼望,面對著眼前茫無前景的時世,新人能以自己的方式開創出新路,而新舊之間也能互相欣賞和學習。所以,小嘍囉,希望你能好好珍重你的天真與幹勁,避開偏見、流言和攻訐,專注於自己至為真誠的追求。」 董啟章。
大埔。
我所認識的大埔。 大埔這個地方很有意思,曾是殖民政府管治新界的重鎖,駐紮了不少英軍。所以這地方雖然有幾條老嶺南風格的村落與集市,但又很不協調地開了數間英國風的酒吧,兩家印度人掌廚的菜館。每天晚上,裏頭總有幾桌頂著啤酒肚的退休英兵,他們停在香港的日子太久,遂忘記蘇格蘭高地的酷寒,永遠失落在南中國海變幻莫測的天空之下。還有一些曾經效忠女皇的華裔老警員,說了半輩子帶口音的英語,眼看回歸的日子越來越近,他們實在摸不清楚自己的身份。這些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的人全在這裏,以當下換取過去與未來;燈光昏暗,鋪上廉價木板的墻壁被煙熏得發黑,只有一杯杯的 bitter 和 porter,以及危危欲墜的飛鏢靶是他們的歸宿。 儘管大家都認識,但我通常一個人坐在吧臺,與老板有一句沒一句地閑搭。這地方我把它當作書房,午夜過後進來,三點多打烊之後離開,中間那段時間正好可以看完半本小說。 — 〈一日〉梁文道。
如果我出生於 不該出生的部族, 前面的道路都被封閉? 命運到目前為止 待我不薄。 我原本可能無法 回憶任何美好時光。 我原本可能被剝奪掉 好作譬喻的氣質。 我可能是我——但一無驚奇可言, 也就是說, 一個截然不同的人。 ~ 辛波絲卡。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姊姊,妳還在寫嗎?」﹣﹣ 向田邦子,向田和子。
想把為寫媒體的文章收集到另一個博客裡。但常不記得,有一篇沒一篇。不整全。 如今每回寫訪談我也覺得很新鮮。念了傳理,當了幾年記者,都是用英文。開始寫中文訪談及報道,是幾年後、不再是媒體人之後的事,是另一種氣氛和語感。 連結,請按。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陽光多麼充足溫柔,怎麼能相信人生已不多了? 想起少年時談志趣的夥伴,只希望他即便死了,也不要讓自己知道。 人生多麼短暫啊,好似潮溼的黑屋裡才剛切上一盞燈,便立刻斷了保險絲,這一眨眼功夫怎麼能看得夠? (袁哲生)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不知恁的想到維根斯坦那句 “What can be said at all can be said clearly; and whereof on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大抵無關,但還是聯想起來。天吾的爸爸(姑且稱爸爸)就是說「不說明就不會懂的事,是怎麼說明都不會懂的事」。我是明白。 老人戰後做了三十年 NHK 收費員,是個忠誠又妥貼的員工,但與家裡孩子相處不好,年邁時昏迷住院。情節的另一端,有自稱收費員的人分別往青豆和深繪里的藏身地點拍門吵鬧,催促她們務必繳款。她們沒有開門。天吾在床邊跟老人說,你不再是收費員了,請別再這樣做了。即使你的意識到了喜歡的地方去,也不能得救。 讀到這裡覺得那番話很冷很冷。如果是真的呢如果那真是老人的意識往外走。我猜此時此刻他一定很傷心。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朗讀一段:駱以軍,《我們》
「這一生再也不會有人用這種方式愛我了:她完全對我一無所知,卻固執地、堅貞地、從不變心地愛了我那麼許久。」 駱以軍,《我們》。 ******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朗讀一段:《春的臨終》。
〈悲傷的天使〉 人類鮮紅的血 滴落在天使白色的翅膀上 理應愈合的傷口 重又裂開 天使看不見它的顏色 拍打著翅膀 使紅色變淡 在天使意想不到的地方 人活著 在渴盼成為天使的祈願聲中 人死去 裹著樹木的綠 染著大海的藍 《春的臨終》,谷川俊太郎。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朗讀一段:《學習年代》。
最讓我害怕的,不是警棍和催淚彈,而是我自己。有一刻,我發現自己手裡拿著一塊磚頭。那是韓農從行人路面拆出來的鋪路磚。在我前面不遠處有一個防暴警察,背向著我,跟一個拿著竹竿的韓農在纏鬥。我拿著那塊磚頭,絕對可以很輕易地往那警察的腦袋砸下去。當然,他戴了頭盔,也許不會對他造成很大的傷害。但那沒有分別。只要我砸下去,那意義是一樣的。重點就是,你發現自己是一個可以拿磚頭往另一個人的腦袋砸下去的人!你明白嗎?那一刻,我拿著磚頭,真的舉起手來,高高的,準備砸下去!我不能相信那是我自己!那麼的被暴力所迷惑!結果我沒有真的這樣做。我把磚頭狠狠地往旁邊的空地上擲去。在街燈下我看到磚頭在地面碎成幾塊,連著水花濺開。我好像突然認清了,自己內心的一面!我是個讀書人,是個知識分子,但我內心的欲望原來是拿磚頭來砸碎別人的腦袋!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阿芝,我這樣是不是很可恥? 《物種原始.貝貝重生 之 學習年代》。董啟章。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朗讀一段。
親愛的黑,在我的人生學習過程中,你對我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不單是我,對中和對其他人也一樣。也許你不願意我們稱你為導師。你和導演超一樣懼怕那樣的角色。你們這一代人充滿著強烈的自我懷疑,致使你們認為自己缺乏行動力,並且為此而感到內疚。那麼,請你至少當我們的守護人。我們這些還是相當無知的後輩,在還未做好充分的學習準備之前,也紛紛為了不同的原因,投身到眾多自設的戰線上去。這些絕不是仇恨的戰線,而是愛的戰線,為了對抗這個沒有愛的世界。如果我們最終也要敗亡的話,請你 ﹣﹣我的老師,我的前輩 ﹣﹣ 為我們作見證。請你告訴世界,我們的人生學習雖然沒有完成,但也沒有白費。 《物種原始.貝貝重生 之 學習年代》。董啟章。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朗讀一段。
還是想把那些,感動了我的段落抄下來。希望和大家一起讀。 另外有一個故事,也是關於光的起源的,則是住在北極圈的伊紐特人說的。他們說世界剛形成的時候,有一隻烏鴉在尋找啄食掉落在地上的豆子,牠找啊找,找得很辛苦,心裡便想:「這世界上如果有光,可以看得到地面上的豆子,那麼啄食起來就簡單多了。」烏鴉很認真地想啊想,結果世界就充滿了光亮。 都是解釋之所以有光的故事,光是同樣的,但透過不同的故事,光與人,世界與人的關係就變得不同了。讀「聖經」的人感謝上帝,崇拜上帝,相信烏鴉故事的人,卻因此對於期待、希望,具備高度信心。只要我們衷心期望,就會有莫名的力量實現我們的期望,這就是光,這就是烏鴉與光的前例明白顯示的。 即使人學會了論理、分析,不再需要這樣的故事幫我們解釋世界的因由,故事都還像有了自己的生命般,換不同方法繼續影響我們的心情與信念。 伊紐特人的烏鴉故事被寫入法國猶太裔作家西蒙娜.薇伊(Simone Weil)的書中,在黑暗的大戰時期維持信念:「如果真的希望、期待和祈願,只要真的如此寄望,那麼所持有的希望中將得以實現。」 紀錄了這個故事的書,二十多年後被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讀到,那時他的兒子,一個腦部先天殘缺的小孩剛誕生,極度悲觀中,大江健三郎受到了簡單烏鴉故事極深刻的衝擊。 大江衝動地跟自己的母親說:「孩子就叫烏鴉吧,我想好了。大江烏鴉就是你孫子的名字。」母親氣得轉頭就走,不跟他說話。還好,第二天,真的要去戶籍事務所登記了,大江健三郎改變主意,把兒子叫做「光」。 《故事效應:創意與創價》。楊照。台灣,九歌出版社。
靜秋的山楂樹。
L: 靜秋的故事,讀到大半之時,還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只因太純了。猶如保存在透明玻璃瓶裡的遺落片段般,幾近無玷的愛,你能看到,但總是有種莫名的距離。男的本質善良仁慈,對心上人一往情深句句誓盟;而女的作為主要叙事視覺,就更加一塵不染,譬如說,書中多番交代她對性一無所知的程度,以當下知識流通情況而言,已經是不可能了。 故事數年前在網路連載,紅起來,據說讓許多人哭了。張藝謀也拿來拍電影,觀眾拭目以待。三十多年前正值文革後期,漂亮的下鄉知青靜秋遇上俊美的軍官兒子老三,互生情愫。老三固然愛得義無反顧,靜秋雖有情,但憂慮很多,既是自己「成分」不好,又怕閒言閒語,連累工作,唯恐本已貧窮的家百上加斤。後來老三因白血病去世,長埋於他們定情之處、那山楂樹下。靜秋重拾學業,在美國的大學任教,每年回去樹下懷念 ﹣﹣其後還帶同女兒。情節十分戲劇化,有人嫌俗,但特別之處在於,《山楂樹之戀》(台灣新經典文化,2010)是當事人塵封的回憶文字札記演化而成的小說,確有其人有其真實性,由此我開始嘗試理解與體諒在特定的歷史空間裡,就算沒有絕症厄運降臨、那種天意弄人的宿命發生,看似天造地設的一對,路也未必好走,不免顛簸難行。有些原以為自然與順理成章的概念與價值觀,在長期被扭曲與壓抑之下,已不是我們想像中輕易。也許在淒美得讓人錯覺是純屬虛構的書寫下,我們應該相信,世上真有那樣的一個靜秋與老三,天天真真地談過一場、屬於那個時代的戀愛。 下鄉與勞動生活著墨頗多,也漸漸營造出一點氣氛來。靜秋保留不可多得的樸實,偶爾又是個心思細密的女孩,大抵家庭背景的包袱使然,她事事都翻來覆去的、徹徹底底(不管有沒有鑽牛角尖)的思考,步步為營。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兩人在感情蘊釀之初,靜秋誤以為老三仍與未婚妻暗中糾結(其實早已分開了),深感受騙,因自尊關係不願言明,隻字不提,只管態度突然轉變,由溫柔羞怯到處處出言衝撞,老三忽爾被拒諸門外,覺得困惑又無辜,不明所以。書中花了好些篇幅去敍述這次誤會倒讓我讀出靜秋真正的少女味。那當然遠超於一般愛情小說慣常以類似妒忌、撒嬌和任性的片面情緒描寫手法去處理,而是隱隱透著一種相當的固執與倔強,年輕時特有的堅持與篤定。 讓我體會《山楂樹之戀》的另一重意義,反而是〈靜秋的代後記〉,由靜秋親口說話。人生半百,年長了三十歲,她自言活得謹小慎微,悲劇未到,已做好最壞打算;歡樂來臨,也別盡興:「這樣活著,不至於被突如其來的災難擊倒,但同時也剝奪了自己大喜大悲的權利,終於將生活兌成一杯溫開水,蜷縮在二十七度的恆溫之中,昏昏欲睡。」所以 L,打動我的,並非小說裡的純愛感情,而是悲傷過後、千帆過盡的驀然平靜,在恆溫裡,這篇後記看得我感動擅抖,像有一陣稍寒的風掠過,讓我流了暖熱的淚;而我也深信,即使在那樣的恆溫狀態下,靜秋的心,依然是微微悸動的。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I should soon learn with you,” she said to him. “I feel confidence in you for some reason.” “And I have confidence in myself when you lean on me,” he answered. Anna Karenina, by Leo Tolstoy. 踏進八月,在讀 Anna Karenina。我喜歡了這部小說。突然想到,《最後車站》的電影情節,我好像已忘得七七八八。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再明白不過。
「怕?怕甚麼呢?我這樣說。一直以來,我是個極端自衛的人,我從來不跟別人有甚麼交往,別人也休想闖進我的世界。不過,這三數年間,也許我真的長大了,我開始變得接受我自己,因著接受自己的緣故,我也不怕披露我裡面的種種。怕甚麼呢?我究竟怕甚麼呢?」《突然十年便過去》。周耀輝。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
向田邦子。
是民國七十年的星光出版社版呀。其實我覺得封面蠻特別的。很開心很開心(開心到一個地步,是旁邊的小思老師和也斯老師,齊聲問:哇妳真要那麼雀躍嗎?)。謝謝冠中。每回都帶給我們驚喜,我真的感到很溫暖。
Posted in 前書口。, 訴說。
Leave a comment
抄下句。
這書伴了我失眠一夜直至天亮。一口氣讀完,謝謝它。陳寅恪逝世於 1969 年,1949 年後的事,其實沒怎麼提到。種種原因。也許又是另一記憶之鎖。將來總有機會吧。 ****** 有一次,趙元任、楊步偉夫婦從美國來到德國,父親和俞大維招待他們看歌劇,將客人送到戲院門口,自己卻要離去。趙、楊感到詫異,父親才解釋說:「我們兩個人只有這點錢,不夠再買自己的戲票了。若也陪你們看戲,就得吃好幾天干麵包。」趙元任夫婦領了這份情,感慨萬千。 ****** 一九四五年 父親於2月上旬舊曆除夕前院,回家過年(1945 年 2 月 13 日為乙酉年正月初一)。父親在右眼失明七年多後,不幸於五十六歲時,左眼也喪失功能。雙目失明的嚴酷事實,使父親心情鬱悒低沉,悲哀失望的氣氛籠罩著全家。我們覺得,這是父親一生中所經受最沉重的一次打擊。父親曾請祖父的友人林山腴老先生寫集李商隱等古人句聯:「今日不知明日事。他生未卜此生休。」林老責之曰:「君自有千秋之業,何言此生休耶!」謝以不能書,且多方溫慰之。父親於是另請友人書寫,曾懸掛家中。後經母親及親友們多方勸導,父親開始重新振作,新集蘇東坡詩句:「閉目此生新活計。安心是藥更無方。」,母親再請郭有守夫人楊雲慧書寫,並替換前聯。父親在這個除夕夜(1945 年 2 月 12 日)有詩: 甲申除夕病榻作時目疾頗劇離香港又三年矣 雨雪霏霏早閉門,荒園數畝似山村。 攜家未識家何置,歸國惟欣國尚存。 四海兵戈迷病眼,九年憂患蝕精魂。 扶床稚女聞歡笑,依约承平舊夢痕。 ****** 不久,父親開始學習怎樣在目盲的情況下繼續工作。如用手握筆,摸著紙張試行寫字,但筆劃及行列常常重疊,令人難以辨認。兩年後,他重新恢復講課,會摸著在黑板上寫幾個難懂的字,但不能使用這種方法撰寫長篇論著。主要還是以耳代目、以口代手的方式來認真備課,著書立說。 ****** 《也同歡樂也同愁 ﹣﹣ 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 著。
Posted in 前書口。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