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繆百年,我們更需要他,在荒誕亂世中引路。

「為了回到孤獨的狀態,我們必須很辛苦地奮戰。然後,有一天,這大地露出它原始而天真的笑容。」從1935年至逝世前,卡繆把自己的想法都留在多部筆記本裡。當中有讀書感想、有生活雜碎、寫作計劃的進度、哲學叩問、也有對死亡及戰爭的評價。雖然並非完整的文章,有時一字半行,有時零散勾勒,卻足以讓我們發現卡繆的創作脈絡與靈感來源,讀來心頭竟有一份悸動,彷彿卡繆書寫的溫度與細緻全都在這。札記共有三卷,中譯本目前問世兩卷。

卡繆(Albert Camus)的小說《第一人》,主角回到出生地阿爾及利亞,淡淡拼湊或被遺忘、或久久不忍記起的童年片段,一步一步試著尋找已故父親的身影。如此書寫,本屬卡繆的自傳體佳作,昔日痕跡處處。故事被意大利導演Gianni Amelio拍成電影,某年電影節靜靜地放映過。敍述的基調,幾乎都平淡沉靜,男子默默走路,遇見一個又一個與自己生命軌跡相連的熟悉人面與封塵舊物。當然也喜歡主角隨身帶著的筆記本,間或沉思,繼而下筆,記下密密麻麻的字,宛如作家的美好日常風景。現實中──就在1960年卡繆車禍去世時,隨身背包藏著一份百多頁的手稿,便是我們今天讀到的、未完成的《第一人》。”When the soul suffers too much, it develops a taste for misfortune.” 卡繆在裡面這樣精準地描述。

作家一百歲時,媒體報道鋪天蓋地,作品再被解讀,生平再被討論。書店熱熱鬧鬧,大量作品展示,讀者瞥見一個人托著腮、皺眉讀報的黑白照,就知有他。拿過諾貝爾文學獎,大多數人以「存在主義者」作為他的總結與概括,卡繆卻不以為然,堅持自己非走此道。即便這樣,多年以後再次執起《異鄉人》,一口氣讀來,小說中的莫梭,從為母親奔喪,到最後自己被判死刑,開首和結尾皆悲慟毫無,冷眼旁觀,世界蒼涼依舊。最後牧師問他:「難道你完全不抱任何希望?難道一直以來,你都認為死後自己的生命將完全消逝,沒有甚麼會遺留下來?」為他而言,答案是相當肯定的。卡繆借莫梭的雙眼,目睹現世處境的灰暗 ── 而這,亦是他理解的、人性的真相。

「存在主義」這概念緊緊伴隨著卡繆一輩子,彷彿無法擺脫也不可否認。沙特這位哲學家亦然。回望二次大戰那段混亂且不安的歲月,他倆結交,明明同受矚目,相識相知,最後卻漸行漸遠,之於政治立場,甚或對自由的看法,慢慢生出極大歧異。造成兩人永不磨滅的裂痕、以及公開地爭論的導火線,大抵是卡繆寫成文集《反抗者》。在提出荒謬的說法以外,我們又如何理解卡繆那偏向強調個人的反抗論述。參照《卡繆札記》,處處窺見相類似主題的碎片:「反抗。荒謬意味著沒有選擇。活著就是選擇。選擇就是殺死。和荒謬抗衡的,是殺人。」雖然現在不少學者認為卡繆的「反抗論」過於薄弱,難以站得住腳,但《反抗者》於那個時代裡,思想意識鮮明,筆鋒尖銳,顯然狠狠地觸痛了著重行動和歷史現實的沙特、那條最敏感的神經。

卡繆之死可謂極其震撼,沒有人為錯誤,沒有客觀因素導致。就這樣,車子直衝大樹,巨響匆匆淹沒書寫的人,事情皆來得突然:「一切都得償清:這是顯而易見的。但人的苦痛會來插手,打亂了所有的計劃。」如果我們真需要理解所有,請別忘記,他一直以文字引路,讓我們得以看見、他其實早早就洞悉了的生命世情。

(原刊《AM730》)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另一個場景。.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